中国的历史可以研究到170万年前元谋人,在距今5000年前中国就已经进入了文明阶段,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里文化保存得比较好的,几千年L来始终没有彻底断层过。春秋之前,涵盖我们国家地理全范围的词并不固定,史载有“禹甸”、“禹迹”、“禹域”、“天下”、“四海”、“九州、”“九有”、“九域”、“九隅”等。这些词都有些含糊,不够明确具体。在历史的演化后,华夏、中国、中华这三个词逐渐代表我国全境,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详细说来,华夏、中国、中华,这三个名称是有历史来头的。
文章插图
在夏之前,因无史载,基本上是缥缥缈缈的传说和臆想。我们的历史,自夏代才清晰一些,夏代先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定居下来,以农耕和城居为主。当时的社会生活就是两件大事,农业生产和筑城而居。农耕,水是重要的,因而夏代重视水利,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布至今。筑城而居始自夏代,开启了古代城邦的雏形。史载有“鲧作城郭”“禹都阳城”。阳城不是地名,指在山南或水北筑城。城中之地称为“国”,住在城中的人即为“中国人”或“中国民”,简称“国人”。《说文》是这样存义的:“夏,中国之人也。”这时期的“中国”,意为“国中”,用以区别游牧民族。西周分封建国,最多时分封了八百多个诸侯小国家,这些小国总称为“诸夏”。“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周王东迁洛邑(洛阳)后,王室的权威下挫,诸侯国之间频繁兼并,列强国家出现,个别诸侯国做大做强,支流漫过主流。这一时期的“夏”限指中原地区,“居楚则楚,居越则越,居夏则夏”(《荀子》)。
文章插图
此时,“华”字开始用于文字表述中,“推衍出一个‘华’字来,按华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其音相近,增用一个字有加重语气的作用。二字可单用,亦可以合用。夏和华二字互举为文,与裔和夷二字互举为文,意思相同。华夏两字并称,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但使用之初,是指中原一带,或有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地方。《左传》里的记载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今而始大,比于诸华”,“诸华必叛”,“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华夏两字,华是章服之美的意思,而夏指的就是中国的礼仪之大。这个称呼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沉淀。
文章插图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他对于以上称呼都不满意,他觉得自己的国家应该要有个霸气的大名。于是,秦始皇给中国取了一个霸气又高贵的名字:中华。“中华”一词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东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所谓四辅也。”(《天文经星·中宫》)。这里以人世间的宫城比拟天宫的构造,东西两面各有三个门,中间之门以“中华”命名,在“中国”与“华夏”两词中各取一字,两侧以太阳门、太阴门命名。后世的皇帝也有借“奉天意”之名以“中华门”命名宫名的。后人考证,”华”应该指的是章服之美,而”中”就是秦始皇认为中于天地者。秦始皇取名的”中华”指的就是我国全境。后来的刘邦也觉得这个词甚好,当然继续使用。刘邦的很多东西都是按照秦朝那一套来的。所以中华这个词从汉代之后就一直被通称使用。后世的文里或多或少都能见到这个词的出现,最著名的应该是元末宋濂的《奉天北伐讨元檄文》里出现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中国历史上有八圣,其中的七圣如雷贯耳,为何唯有剑圣默默无闻?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最终归宿究竟在哪!
- 英国历史教授:大禹只是神话人物你们还当做真事。网友:见识短浅
- 「少波作品」有一个美女让人爱到刻骨铭心—中国历代美女杂谈
- 中国历史上最硬气的朝代,快灭亡时还打得周边外族不能自理
- 水浒中有一个豪杰,此人义薄云天,臂力过人,在江湖上有天王之称!
- 茗山寺,绝壁之上有北宋的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