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校名师 讲中国史( 二 )


在国家层面如果百姓的生存不用依靠国家 , 那国家的形式也就会瓦解 , 自然所谓的律令、政策便难以推行 。因此改造百姓成为农民 , 老老实实持续为国家提供赋税 , 就需要政策和法律的依据 , 而除此之外暴力是唯一的手段 。在这里不得不回看商鞅变法 , 他通过一系列的政令 , 将农耕生产与百姓自身的生存关联起来 , 如果勤奋努力就可以免除徭役 , 如果懒惰贫穷就会祸及家人 。通过各种奖惩将百姓全面控制起来 , 战时杀敌晋爵 , 平时努力耕织 。在战国时代 , 因为各国都处于战争的紧张状态 , 一国通过制度成功 , 其他国家则纷纷效仿 , 因此在当时整个大环境下各国都在进行着改造 。
当然这种改造毕竟是抹杀人性的 , 注定过程是极为漫长的 , 这一改造过程直到唐代初年才算完成 。而在这期间无论是文化还是官僚管理 , 通过道德、政治、舆论等多方面改造百姓 。当然百姓也常常逃亡、抵抗 , 有些成为流民 , 有些甚至偷渡到国外 。一个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现象——农民起义 , 周期性地出现 , 往往一旦成事响应者迅速凝聚 , 短期就能达到惊人的规模 。这其实也与这种对百姓的改造关联很深 。
仅举此一例 , 我们便可看到这本书的特点 。虽然此讲着重于秦汉时代的历史 , 但讲述人皆以发展和延续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 这一问题从战国时代发端到初唐定性 , 而后在中国历史上逐渐强化、反复 。其中所涉及的经济、民生、军事、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其他因素 , 还需要对此问题感兴趣的读者进行大量阅读 。而这本书在序言中 , 则将每一位老师推荐拓展阅读的书目一一列在课程需求中 , 让读者在普及阅读之外 , 从问题找书 , 进行深度理解 。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夏安
听名校名师 讲中国史】流程编辑 邰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