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微周刊 | 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的甘肃贸易( 三 )


货币经济不振及商业贸易的历史作用
魏晋以来 , 甘肃同中原内地一样 , 世族地主庄园制生产占支配地位 , 商品经济大大萎缩 , 以至有些地方“钱货无所周流” , 即货币派不上用场 。魏文帝甚至下令:“罢五铢钱 , 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晋书·食货志》)就是废止货币 , 实行物物交换 。但货币的流通有其本身的规律 , 决不是帝王的诏令所能完全禁绝 。当时甘肃用钱时断时续 。嘉峪关魏晋墓出土文物中 , 就有64枚铜钱 , 其中包括半两钱、五铢钱、剪边五铢钱、环钱、货泉、剪边货泉、大泉五十等币种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酒泉十六国墓随葬物中 , 也有63枚铜币 , 其中有半两钱、货泉、大泉五十、五铢、小五铢等种类 。(《酒泉十六国墓壁画》)这些货币虽然大都是汉代铸造 , 但魏晋时期肯定仍然发挥着价值尺度、贮藏和支付等职能 , 否则 , 还随葬干什么 。《晋书·张轨传》记载:晋愍帝时(313年—316年) , 太府参军索辅对张轨说:古以金贝皮币为货 , 息谷帛量度之耗 。二汉制五铢钱 , 通易不滞 。晋武帝泰始年(265年—274年) , 河西荒废 , 遂不用钱 , 裂匹以为段数 。缣布既坏 , 市易又难 , 徒坏女工 , 不任衣用 , 弊之甚也 。今中州虽乱 , 此方安全 。宜复五铢以济通变之会 。
这是说 , 货币的使用是历史的一种进步 。废钱不用问题很多 , 应该恢复用五铢钱 。张轨采纳他的意见 , 以麻布为基准发行货币 , 钱遂大行 , 人赖其利 。一些域外货币也在甘肃市场流通 , 如波斯银币 , 拜占庭金币等 , 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甘肃商业活动的兴盛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甘肃主要的商品范围 , 一是马、牛、羊等牲畜和珍禽异兽;二是金、骨、漆、玉、玛瑙、琉璃、水晶等宝货奇珍;三是锦组缯纨 , 绢帛金毡、药材等土特产;四是书籍、经典;五是民间生产、生活用品 , 如铜铁竹木石农具用具、谷物、布帛、毛皮、毡毯、裘褐等 , 其中除第五项外 , 大都是各族上层统治者所需的奢侈品、文化品和军用品 。就是说 , 这类商业活动对于农、牧、手工业等及民众生活关系不大 。各族统治者用来交换的商品 , 除一部分由官府手工作坊、工场或牧场生产外 , 大都是以赋税形式向民间征来 。因此 , 这类商业活动愈发达 , 统治者用以交换的绢帛等土特产需求量就愈大 , 加在各族劳动者头上的赋税就愈重 , 其对社会生产和广大劳动者造成的困难也就愈多 。从实际情况看 , 甘肃山高路险 , 关河重阻 , 交通不便 , 无论是河陇与西域 , 还是甘肃与内地的贸易 , 都有一个运输困难的问题 。因此 ,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贸易 , 其整体规模都不是很大 。只是战乱、交通不便并没有阻断“丝路”贸易 , 这些为数不多规模不大的民族、民间贸易 , 在民众生活 ,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来源: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