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诗人很多,如果说最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者,莫过于孟浩然和王维,他们二人被誉为“王孟诗派”。尤其是孟浩然,乃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他自称第二,绝对无人敢称第一,王维得喊他一声前辈。论诗歌才华,能让李白佩服的诗人屈指可数,孟浩然就是其中之一,李白专门创作《赠孟浩然》一诗表达敬意,从“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两句中,可以看出孟浩然在李白心中的超然地位。
文章插图
孟浩然留存至今200多首诗作,数量不算太多,质量却非常高,几乎每一首都称得上精品,流传千古的《春晓》就是他的杰作,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古代文人都有入朝为官的理想,李白辉煌时曾做过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杜甫也当过官吏,刘禹锡、韩愈、柳宗元等人也做过官,且官职还挺高,由此可见,古代诗人基本都希望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孟浩然也不例外。
文章插图
从孟浩然生平事迹来看,晚年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但他并非一开始就看淡名利,而是仕途无望后的无奈选择。其实,孟浩然在四十岁之前,从未放弃入仕的追求,不过他没打算通过科举考试,或许觉得科举束缚了自己才华的发挥,而是想得到别人的推举。
【 孟浩然最谦虚的一首诗,却弄巧成拙得罪皇帝,断送了大好前程】
文章插图
一晃多年过去了,孟浩然认识不少人,其中不乏朝廷官员,却没有人真心帮助他,入仕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开元十六年,孟浩然调整好心态,决定到长安参加科举,却以落榜而告终。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孟浩然没有立马离开长安,而是暂时找个落脚的地方,献赋以求赏识,为自己争取机会。
文章插图
当时的集贤殿学士张说,深得唐玄宗器重,张说看完孟浩然的诗文之后,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请到府上秉烛夜谈,还将孟浩然举荐给唐玄宗。史书记载:“明皇以张说之荐召浩然,令诵所作 。”唐玄宗觉得,既然是张说推荐的人才,应该有过人之处,在宫中召见了孟浩然。孟浩然激动万分,当场作了一首最谦虚的诗,却弄巧成拙得罪皇帝,并彻底断送大好前程。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一二两句有怀才不遇之感,意思是说:我人微言轻不敢呈送给皇上奏折,准备回到我在南山的破草屋。三四两句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不是一般的谦虚,认为自己不得朝廷重用,主要是因为才华不够,并非皇上没有识人的眼光。其实,这不是孟浩然的真心话,他想通过谦虚的态度打动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文章插图
唐玄宗听完这首诗,顿时龙颜大怒,满脸不悦地说:“朕未曾弃人, 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就这样,孟浩然把唐玄宗得罪了,仕途再与他无缘,长安城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下决心归隐山林,专心进行诗歌创作。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孟浩然踏入仕途,或许唐代就缺少这样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 孟浩然一首“别有用心”的名作,道出多少读书人的尴尬,发人深省
- 空城计——王浩然刻“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组印”之二十四
- 仕途不顺的孟浩然,为何被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奉为至交好友?
- 说一说天龙八部中为人聪明绝顶又非常谦虚的虚竹
- 孟浩然听闻张九龄拜中书令,连夜写下一首诗,希望对方提携自己
- 出人意料|孟浩然渴望得到引荐,又怕丢面子,只好写了一首诗,结果出人意料
- 也正|王维在孟浩然逝世后,写下一首无比凄美的诗,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 先秦时代|《左传》人类社会中,谦虚谨慎,明确自己的位置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 孟浩然|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
- 谦虚|在鲁迅面前她谦虚称“学生”,但鲁迅过世后,她用半生时间骂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