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行事果断,好谋能听《鬼谷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故夫绝情定疑,万世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常言道,性格决定眼界,刘邦在很多事情上当断则断,能利利索索解决的,绝对不会拖泥带水,《汉书》中曾说: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这里的“好谋”和他的当断则断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鸿门宴的故事,刘邦在鸿门宴上可以迅速分析出当时的形式,并且顺利脱险之后,“立诛杀曹无伤”,一个“立”字便把刘备的杀伐果断展现得淋漓尽致。关于刘邦的果断与好谋,《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可以看出:汉王逃,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益收兵赵地,使韩信东击齐。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引兵临河,南飨军小修武南,欲复战。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汉王听其计,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与彭越复击破楚军燕郭西,遂复下梁地十余城。刘邦本是出身草莽,很多时候虽然自己难以做出重要的决策,但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从善如流”,对于下属的意见作出准确判断,并且果断行事,毫不拖延,比如上面这一段关于他巧夺韩信张耳军权的描写。这正是刘邦的与众不同之处,荥阳陷落,成皋出逃,刘邦选择的不是逃回自己大本营,而是轻装减从,独自一人让滕公夏侯婴赶着车子逃出了成皋北面的玉门,来到脩武住宿下来,第二天一早他谎称自己是汉王派来的使者,闯进了张耳、韩信的军营,夺取了他们的军队。汉王得到韩信的军队后,才又振作了起来。张良曾经评价刘邦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之才!”实不为过。
文章插图
大汉初建,内忧外患之下的政权巩固刘邦建国之后,对于分封各地的诸侯异姓王打击力度也是众所周知的,各地的异姓王有封地,有兵将,还有各种各样的大争小斗。这些问题让刘邦极度的不放心,对于韩信,高祖六年的时候,有人高发其谋反,刘邦早有忌惮之心,正好借此发挥,听从了陈平的计策,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待韩信一来便将其抓住。韩信此人善于用兵,心高气傲,帮着刘邦打下了江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他大喊冤枉:“古人说的果然不错:‘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这样的人也早就该烹杀了。”虽然后来因为没有明确证据,韩信被释放,但实则软禁,这让韩信不得不为自己想想“后路”了。他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等刘邦去平叛的时候,自己可以在都城袭击太子和吕后。谁知事情败露,“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吕后听从萧何建议,将韩信抓捕入宫,并斩于长乐宫钟室。随后,彭越、英布等异性诸侯相继被灭,对于六国的后裔,刘邦也并没有掉以轻心,他将他们和地方的名门望族迁到关中居住,以此来掌控他们,消除后顾之忧。
文章插图
夺天下者终是刘邦,而非西楚霸王项羽,这正是因为,刘邦的身上有着很多别人不具备的有点,看似“”地痞流氓”,实则睿智果断,他的很多深谋远虑及政治制度,为大汉四百多年的历史奠定了基础,人无完人,出身草莽的刘邦一样犯过很多的错误,但仍然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天才,是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的最终赢家,权变和审慎在刘邦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论军事才能他可能不如项羽,但论用人和治国的话,则如韩信的那句评价:“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管子48小问原文及白话文-荀卿庠读书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