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古运河(下):蔡河与惠民河漕运

时代变迁,王朝更迭。如今千年淮阳古运河虽然清波无寻,但是遗址犹在,因蔡河的脉动而生长勃兴的中原水城——淮阳,却在宏阔的历史进程中几经兴衰,给我们展示漕运时代淡退与江海开放时代崛起的悠远轨迹。
淮阳古运河(下):蔡河与惠民河漕运
文章插图
蔡河历史和北宋的国祚息息相关,最浓墨重彩的部分,还是北宋最繁华鼎盛的时代。北宋朝廷在改造疏浚前代原有水道的基础上,先后开凿、疏浚汴河、惠民河、广济渠,连同黄河,并称“漕运四渠”,形成了以东京为中心向四围辐射的人工水运交通网。宋太宗太平天国元年(976年),时任陈蔡都巡检使的符昭愿(淮阳人),率兵卒丁夫西起颍水自合流镇东,开河抵长平镇,把颍水与蔡水沟通。真宗、仁宗时期,对这一工程进行了重修。
淮阳古运河(下):蔡河与惠民河漕运
文章插图
说到符昭愿,有一段题外话。这位“继承三王圣贤,效仿三后友悌,富贵却不骄傲,谦恭又有礼仪”历经四朝元老的符昭愿,确实是历史长河中难得一见的牛人一枚。史载,他在知并州期间,治理太原地区战乱带来的创伤,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充实粮仓,在晋阳城旧址北25公里的唐明镇首建太原城。据他的墓志铭记载,他“幼时身居高位,晚年节度封号”,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善始善终的功勋元老。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于大流堰穿渠,置二斗门,引沙河以漕京师”,即是引合流镇南的沙河入颍河,再沿已开的合流镇至长平镇的渠道入蔡河。天圣二年(1024年)二月,“重修许州合流镇大河堰斗门,创开减水河通漕”。继续利用颍河通蔡河,对原有渠道工程进行重修。这是自战国鸿沟开凿以来,沙颍河流域最大的一次人工改造工程,并且使用的时间较长,1071年七月,苏轼离开汴京前往陈州,舟行途中还作诗“颍水非汉水,亦作蒲萄绿”,可见当时济蔡的为颍水。
淮阳古运河(下):蔡河与惠民河漕运
文章插图
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宋代航运盛景放眼蔡河两岸,土地肥沃,宜谷宜麦,辅以水运舟车通达,豫东平原日渐繁荣,进而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宋时的运河被视为立国之本和京城命脉。为更大程度地满足漕运水位需要,在惠民河上开始设置斗门,调节水量和控制舟楫往来。《宋史·河渠志》:“犹以其浅涸,故植木横栈,栈为水之节,启闭以时”,用简易的蓄水木结构的节制闸控制河水,算得上当时解决河枯水浅航行困难的良策,被普遍使用。《汴京遗迹》(卷七)说,“惠济闸在陈州门外,……俱为蔡河而设。”1071年苏轼赴陈所作“船留村市闹,闸发寒波涨”就是对当时简易船闸的真实写照。农耕文明时代,一座城市的崛起与兴盛需要诸多要素,而其中天时、地利是不可或缺的。有了充沛的水源,畅通的航道,大量粮食和钱帛盐茶、薪炭等物资由惠民河直运京师开封,惠民河漕运也迎来发展的春天。《宋史·史货志》载,开宝五年(972年),“率汴、蔡两河公私船运江、淮米数十万石,以给兵食”。太平天国六年(981年),惠民河漕运数额增为“粟四十万石,菽二十万石”。景德四年(1007年),漕运“上供年额”定“惠民河六十万石”。治平二年(1065年),惠民河“漕运至京师”的数额为“二十六万七千石”。这条漕道为输纳京西及淮南二路物资,巩固中央集权,活跃京畿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淮阳古运河(下):蔡河与惠民河漕运
文章插图
宋代惠民河示意图漕运、盐业,这些依托于古运河交通要津的产业集聚,有力地带动了陈州、朱仙镇等沿河中小城市的繁荣发展。但是,在惠民河漕运繁荣的背后,陈州一带却为之承受着洪水频发的灾难。由于扩大了惠民河的水源,众多的河流汇入了颍河,每当夏秋之间汛期到来时,颍河洪水暴涨,使地势低洼的陈州一带溢流成灾。这也促成了陈州城内抬城基,中间取土,外筑高堰的局面,在北宋初具雏形,金代晚期形成淮阳万亩龙湖的原因。北宋末年,中原航运网逐渐衰落,靖康元年(1125年)金兵入侵,中原漕运不通。北宋亡于金后,南宋偏安一隅,中原一带战事不断,惠民河等中原漕运通道昔日水运盛况不再,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抵御又一次南下逼近的金军,在滑州(今河南滑县)掘开黄河大堤,结果未能阻挡住金人,却开启了人为借力黄河决口的恶例。此后的65年间,黄河入淮8次,平均每8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