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对话李骏(下):“搭载式”汽车开发将过时( 四 )


赵福全:是的 , 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在产业转型之际 , 企业必须随之转型 , 采取新打法 , 培育新能力 。 而企业的目标不同、规模不同、优势不同 , 应该采取的新打法也就不同 , 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 特别是未来汽车核心技术一定是多元组合的 , 企业必须考虑好哪些技术必须自己开发 , 哪些技术可以通过合作获取 。 也就是说 , 面向合作共赢与融合创新 , 企业必须清楚哪些技术是“白匣子” , 自己必须掌握 , 即使在开始时不得不依靠外部资源 , 也一定要加紧储备 , 尽快形成这方面的能力;哪些技术是“灰匣子” , 企业需要足够了解并掌握定义能力 , 但可以交给合作方打造;又有哪些技术是“黑匣子” , 企业拿来使用即可 , 永远都不必自己下功夫研究 。
企业还需注意 , 汽车软件可不是手机里下载的APP , 其技术并不简单 。 汽车企业要做好软件开发 , 必须有“水滴石穿”的准备 。 同时 , 开发智能汽车不仅要有软件能力 , 还要有软硬结合乃至融合的能力 , 更要有产品上市后通过软件不断迭代优化的能力 , 这些都需要企业一点一滴认真储备 。
当然 , 这也意味着汽车企业不必过分冒进 , 不用担心没有软件能力一夜之间就“末日”来临 。 但是企业必须认识到 , 软件是未来的大方向 , 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 企业要打造出优秀的产品 , 软件技术就不能只在及格线上 , 而是要超过优秀线 。 软件不能勉强对付着使用 , 更不能只作为画龙点睛的点缀 , 否则汽车产品是不会有竞争力的 。
现在不少企业并没有充分理解这一点 , 虽然也知道软件重要 , 但却没有认识到软件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 。 因为现有的产品没有太多软件 , 也还在正常销售 , 这就导致企业转型动力不足 。 然而 , 量变终将引发质变 , 五年之后的汽车产品一定会大不相同 。 等到那个时候再培育软件能力就来不及了 , 这就像“温水煮青蛙” , 不早做准备的企业最终肯定会被淘汰 。
智能汽车创新应抛弃“搭载”理念 , 采用“连接”模式
赵福全:下面我们来交流下一个话题 。 我们知道 , 单车智能的能力是有限的 , 而且由于必须安装大量传感器 , 导致成本高昂 。 此前谷歌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 有人评价称 , 谷歌是在汽车上安装了卫星接收器 , 在数据上很强大 , 但是车辆造价极高 , 消费者负担不起 , 这样的产品是很难市场化的 。 所以 , 未来智能汽车要想走向普及 , 真正成为大众消费品 , 就必须走协同智能的路线 。
其实车企也希望走车路协同的发展路线 , 这样智能汽车的开发难度和成本都可以显著降低 。 不过车企也有担心 , 毕竟目前城市中都是普通道路 , 除了在少数示范区内 , 其他地方还没有智能道路 。 在此情况下 , 面向协同智能的智能汽车要如何开发?产品开发出来之后 , 如果得不到路端智能的支持 , 又怎样销售出去?您怎样看待车-路-云之间的关系?
李骏:我认为首先还是理念问题 , 我们必须清楚 , 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 , 有本质性的区别 。 汽车发展了100多年 , 此前一直是基于“搭载”的理念来开发产品 , 即把某种功能及相应的零部件配置到车里 。 为了争取客户的青睐 , 车企总是想多加配置 。 特别是中国车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 , 往往追求产品的高性价比 , 即依靠同等价位下更多更高的配置来吸引客户 ,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但是未来继续这样做就不行了:一方面 , 产品成本恐怕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 “搭载”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问题 。
在我看来 , 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一个“熵”系统 , 其走向成熟必须有效实现“熵减” 。 之前我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提出了这个观点 , 而最近我注意到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也开始使用熵的概念了 。 由此来分析 , 过去那种把很多技术“搭载”到汽车上的模式 , 只会让车辆系统愈发复杂 , 导致“熵增”而非“熵减” , 因此 , 今后要想成功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 企业必须采用“连接”模式 。 这是由未来汽车的本质所决定的 , 不依企业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