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找到合适的对象就越困难,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二 )


在这样的环境里 , 要找对象的话 , 很容易找到合适的 , 因为大家真的很像 , 最起码不用担心共性的问题 。
16岁的时候 , 我读高一了 。
年纪越大,找到合适的对象就越困难,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插图
(有人可能好奇为啥我12岁上初一 , 16岁才上高一 , 这不就是因为共性太强嘛 , 所以我在初中就谈了一发恋爱 , 结果把成绩搞水了 , 考不上重点高中 , 于是初三复读一年 。 )
我上的高中 , 是市里的高中 , 学生有5000多个 , 大概一半是农村的 , 一半是城里的 。
在这个时候 , 大家要谈恋爱 , 也不难 , 因为虽然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 , 但大家都还算是一个地方的 , 饮食习惯、生活作风、价值信仰都差不多 。
但比起初中 , 找到合适对象的难度 , 就加大了一倍 , 因为初中的时候 , 大家都是农村人 , 到了高中 , 农村人跟城里人 , 就没有太多共性了 。
(很多人说农村人跟城里人没什么区别 , 只要相爱就好 。 其实区别还是挺大的 , 沈从文写《边城》 , 讲了大佬二佬和翠翠的爱情悲剧 , 想要传达的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 就是城里人和农村人在本质上是无法沟通的 。 现在很多农村人和城里人的结合 , 也会因为身份认同的问题导致很多矛盾 , 甚至会离婚 , 这都是客观、普遍存在的 。 )
19岁的时候 , 我上大学 , 从贵州来到山东 。
在大学 , 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 , 各个地方的人 , 饮食、价值观、各种习惯与喜好 , 都不太相同 。
在这个时候找对象 , 难度要比高中大了 。
但也还好 , 毕竟大学有点还是很奇妙 , 它表面上是用分数的方式 , 但却把很多精神上相似的人聚拢到了一起 。
就像我的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 是全国39所985大学里 , 排名靠后的 , 抛开母校情怀来看 , 在比较权威的大学排名榜中 , 它都不如一些211大学好 。
为什么我们这些人 , 高考的时候 , 都会选择这所大学呢?
首先 , 我们都考了比较类似的分数 , 说明大家智力水平相当、学习能力差不多、理解能力差不多;其次 , 我们选择了这个大学 , 基本上都是看中了“985”和“中国”二字——比如一个叫“苏州大学”的211大学 , 跟一个叫“中国海洋大学”的985大学 , 你觉得哪个好?
年纪越大,找到合适的对象就越困难,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插图
我们会觉得“中国海洋大学”更好 , 因为它更好听 , 更好听就更有面子——说明我们这群人务虚大于务实 , 追求面子大于追求实际的好处 , 而那些务实的人 , 他们可能跟我们考了差不多的分数 , 但他们更在乎城市、专业、学校实力这些东西 , 他们可能就会选苏州大学 , 而不是中国海洋大学 。
也就是说 , 假如10个人考了一样的分数 , 他们可以上苏州大学 , 也可以上中国海洋大学 , 结果有5个人选择了苏州大学 , 另外5个选择了中国海洋大学 , 这5个上苏大的 , 跟另外那5个上海大的 , 是两种人 , 而同样上苏大或者同样上海大的 , 他们真的会有很多相似之处 。
我们这些学习能力或者智力水平差不多、价值取向差不多的人 , 进了一个学校 , 依然算得上一类人 , 依然有很多共性 。
在这样的环境下找对象 , 还是比较容易的 , 一来是因为大家本质上还是同一类人 , 二来是因为在大学里找对象的话 , 参考的条件比较单一 。
在没出学校门之前 , 找对象都不太看重家庭条件、能力啥的 , 大家都比较理想主义、相信爱情、比较单纯 , 觉得长得好看、有才华、对我好等等 , 能有其中一两点就就够了 。
大学里的恋爱 , 它单纯的原因 , 是因为它跟婚姻无关 , 很少有人在大学里找对象是计划要结婚的 , 既然没有非得要一个什么结果 , 所以不会想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