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一篇《出师表》,一篇《陈情表》,这两篇至情至性的千古名文,都出自蜀汉臣子之手,一是家喻户晓的蜀汉名相诸葛亮,一是蜀汉旧臣李密,一写人臣之忠,一叙人子之孝,都感人至深,以至于后人甚至放话说: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出师表》自不必说,文如其人,其文读之堕泪,其人其事,更是感天动地。
《陈情表》写祖孙之情,千百年来,更是引发无数普通人的强烈共鸣,以至于李密本人,被誉为中华第一孝子,《陈情表》成为高中语文课本必选篇目,李密故里四川彭山区保胜乡龙安村,更因此成为“中华孝乡”。
也确实,六个月大时丧父,四岁时母亲何氏改嫁的李密,与年迈祖母相依为命,一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更是催人泪下,让人不忍卒读。
但是在感人肺腑的祖孙之情背后,在情真意切的词句之外,还有隐藏在李密内心深处,不为我们所知的另外两种情感。
文章插图
1、对西晋的忧惧之情
由祖母刘氏含辛茹苦,一手抚养成人的李密,从小便发奋苦读,好学不辍。他曾师从当时蜀汉著名学者谯周,学习儒家经典,博览五经,尤其精通《左传》。
年轻时候的李密,在蜀汉曾任尚书郎一职,除了出了名的孝顺祖母外,他还以机智善辩、巧于应对闻名于世。
有一次奉命出使到吴国,吴主问他蜀汉现有兵马多少,这个问题显然涉及军事机密,但是直接拒绝回答,肯定也不妥,结果李密很聪明的虚晃一枪,气定神闲来一句:
官用有余,人间自足。
公元263 年,司马昭灭蜀汉,40岁的李密沦为亡国之臣。
征西将军邓艾敬慕李密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一职。
这邓艾有口吃的毛病,成语期期艾艾说的就是他。
在率军攻打蜀汉时,邓艾的大军率先攻入成都,直接宣告蜀汉政权的灭亡。
对于邓艾的邀请,李密想都没想,直接就拒绝了。
两年后,晋武帝司马炎开始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也就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的从五品的官职,被李密以祖母年迈,无人奉养为由拒绝了。
然后从这一年起,晋武帝就开始连续四次下诏书请李密赴任,李密每次都以同样的理由一再拒绝。
按说,蜀汉已亡,你也没有殉国而死,就不该一再摆谱,意思意思就得了,可为什么李密一再拒绝在西晋为官呢?
这其实是因为李密生活在当时政治环境异常复杂危险的司马氏统治的时代。
文章插图
公元263年,司马昭处死了和曹氏集团关系密切的嵇康。
向来支持曹氏集团的阮籍,也采取或闭门读书、或外出不归、或沉醉不醒的软对抗方式,来远离西晋王朝,明哲保身。最终也在这一年,郁郁而终。
已为亡国之人的李密,有了这些人的前车之鉴,对西晋新朝自然产生忧惧之情,所以才一再拒绝做官,以至于后来的司马炎,都开始有点霸王硬上弓的意思了: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这已经是第四次了,一向心狠手辣的司马氏集团,明显动怒了,同样身为文人的李密,既不能以死抗争,置年迈祖母于不顾,又学不来阮籍的逃之于书酒,面对天子之怒,再次直接拒绝,同样不行。
于是,才有了这篇传诵千古的《陈情表》。
既然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西晋政权的司马氏集团,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主张,那么他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奉养祖母的情真意切之词,来高度契合西晋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让晋武帝不得不答应他以孝辞官的请求。
- 除了宋江,还有哪些人在梁山拥有实权
- 贾宝玉除了衔玉而生之外,还有哪点让贾母如此喜爱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
- 梁山好汉除了被招安,还有更好的出路吗读完才知梁山好汉有三派!
- 王进为何能说服林冲?除了情义之外,三个理由令林冲知难而退
- 除了牵牛花,你知道的还有什么花有寓意?
- 元四家之倪瓒王蒙,除了他们的画,人生也一样潇洒
- 日更过万,鱼人二代三开,除了校花,还有两本小说在同步更新!
- 端午节除了忌游泳,还有哪些禁忌,最后一项令人难以启齿
-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除了诗词歌赋就没有别的作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