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隋唐时期,原本的青灰砖瓦开始多了一丝“颜色”

砖瓦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 , 它拥有木质、泥质建材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 砖瓦的发明使用极大推进了建筑业的发展 。各不同时期的砖瓦种类、造型各异 , 既体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与用材特征 , 又反映出着不同的制造技艺与文化传统 。其中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砖瓦制造的转型创新时期 , 这一时期由大分裂、大动荡归为统一 , 故此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制作工艺 , 使秦汉以来的青灰砖瓦建筑格调发生了转变 , 最终在隋唐确定下彩色建筑的中华传统建筑风格 。
大分裂、大融合 , 砖瓦制造迎来新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大融合的时代 , 这一时期传统中华文化收到西域传入佛教的影响 , 塔、石窟出现 , 让建筑融入了不同民族风格和技法 。屋顶样式又增加勾连搭和悬山式两种 , 屋脊由瓦叠砌 , 正脊上使用鸱尾增强了建筑美感 。房屋梁架人字叉手常在中央加蜀柱或横木以增强牢固度和承载力 , 斗拱的组成与建筑各组成构件的规格比例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用法 , 除了有支撑檐的功能外 , 还有支撑枋的功能 。
隋唐|隋唐时期,原本的青灰砖瓦开始多了一丝“颜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悬山式屋顶
尤其是人字拱逐渐由平直向弯曲发展与屋角起翘上扬的样式配合 , 使大型屋顶在视觉上显得轻盈 , 这种中间略向内凹、两端略向上翘的新造型标志着中国特色的飞檐形象初步形成 , 促使汉代比较质朴的建筑风格转变得更为成熟、圆淳 。
隋唐时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 国力强盛 , 建筑风格、技法承袭魏晋南北朝而来 , 总体上体现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风范 。此时建筑业高度繁荣 , 设计建造出隋唐长安城、洛阳城、大明宫、华清宫等建筑规模巨大、气魄宏伟、结构严谨、古今罕见的大型建筑 。
隋唐建筑以结构为主体 , 无华丽繁琐的装饰 , 建筑外观沉稳、厚重 。隋唐工匠已解决木建筑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难题 , 木架结构形制与规模都日趋形成定制 , 特别是斗拱部分已经定型并规格化 。“飞檐斗拱”是唐代木结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 , 构建筑屋檐通常分为上下二层 , 屋顶变化幅度较大 , 屋顶装饰主要集中在脊上 , 随时间推移正脊两端的鸱尾不断美化、建筑物内部装饰逐渐繁华 , 屋内非常注重地面及墙壁装饰 , 高等级建筑地面常用方砖、花砖铺砌 。
隋唐|隋唐时期,原本的青灰砖瓦开始多了一丝“颜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仿唐代建筑
专业制造砖瓦机构出现 , 砖瓦样式有标准但不统一
随着建筑形式多样化 , 砖瓦制造技术与使用范围都有很大创新 。魏晋南北朝在建筑工程方面出现专业的、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 , 在制度和技术上的专业划分制 , 有利于整体建筑设计、施工和技术创新 。隋唐时期烧造机构更加完善 , 皇家御用砖瓦由“甄官署甄官令”负责督造 , 《旧唐书·匠作监》载:“甄官令掌供琢石陶土之事 。凡石磬碑碣、石人兽马、碾硙砖瓦、瓶缶之器、丧葬明器 , 皆供之 。”从唐印铭文砖来看有“匠某某”、“官匠某某”、“某某(人名)”、单字和只有纪年、只有官府名称等几种 , 可补文献未载明的各种砖瓦生产者和生产机构 。
但是唐代砖瓦窑样式繁多并不统一 , 表明管理机构仅仅是对所烧制的砖瓦产品的样式、规格有严格规定 , 一般常用的条砖长30、宽18、厚6厘米 , 而对砖瓦窑炉的型制、结构却无统一的要求 。即使这样也直接促进了砖瓦建材的标准化与小型化 , 常见的筒、板瓦多呈深褐色 , 外素面、内布纹 , 质地坚硬 , 火度较高;砖多为长方形的素面砖和绳纹砖 , 呈灰褐色 , 尺寸较小 , 稀见大型空心砖 。
隋唐|隋唐时期,原本的青灰砖瓦开始多了一丝“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