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庄公不战而屈人之兵,周郑交质无君臣之分

庄公不战而屈人之兵 , 周郑交质无君臣之分
先秦时代|庄公不战而屈人之兵,周郑交质无君臣之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共叔起事之时 , 曾派儿子公孙滑前往卫国借兵 。就在公孙滑请得卫师之后 , 行至半途 , 听闻其父共叔自杀 , 便逃奔卫国 , 向卫桓公诉说其伯父杀弟囚母之事 。
卫桓公道:“郑伯无道 , 当为公孙讨之 。”由是 , 兴师伐郑 。
郑庄公得报 , 知公孙滑起兵前来侵犯 , 便与群臣商议对敌之策 。公子吕说:“斩草留根 , 逢春再发 。公孙滑有幸逃亡 , 反兴卫师 。是卫侯不知共叔袭郑之罪 , 而公孙滑又以救祖母为说辞 , 故而卫侯起兵助公孙滑 。依臣愚见 , 莫如修书 , 致于卫侯 , 说明其故 , 卫侯必抽兵回国 。公孙滑势既孤 , 可不战而擒矣 。”
郑庄公说:“对 。”遂遣使致书于卫 。
卫桓公得书曰:“寤生再拜奉书 , 卫侯贤侯殿下:家门不幸 , 骨肉相残 , 诚有愧于邻国 。然封京赐土 , 非寡人之不友;恃宠作乱 , 实叔段之不恭 。寡人念先人世守为重 , 不得不除 。母姜氏 , 以溺爱叔段之故 , 内怀不安 , 避居颍城 , 寡人已自迎归奉养 。今逆滑昧父之非 , 奔投大国 。贤侯不知其非义 , 军队下临敝邑 。自我反省并无得罪 , 惟贤侯同声乱贼之诛 , 勿伤唇齿之谊 。敝邑幸甚 。”
卫桓公览罢书信 , 大惊道:“叔段不义 , 自取灭亡 。寡人为滑兴师 , 实为助逆 。”
于是 , 遣使收回本国之兵 。使者未到 , 滑兵乘廪延无备 , 已攻下了 。郑庄公大怒 , 命大夫高渠弥出车二百乘 , 来争廪延 。届时 , 卫兵已经撤回 , 公孙滑势孤不敌 , 弃了廪延 , 仍奔卫国 。
公子吕乘胜追击 , 直抵卫郊 。卫桓公大集群臣 , 问战守之计 。公子州吁进言:“水来土掩 , 兵至将迎 , 又何疑焉?”
大夫石碏道:“不可 , 不可!郑兵之来 , 由我助滑为逆所致 。前郑伯有书到 , 我不若以书答之 , 引咎谢罪 。不劳军队 , 可退郑兵 。”
卫桓公道:“卿言是也 。”即命石碏作书 , 致于郑伯 。书曰:“完再拜上王卿士郑贤侯殿下:寡人误听公孙滑之言 , 谓上国杀弟囚母 , 使孙侄无容身之地 , 是以兴师 。今读来书 , 备知京城太叔之逆 , 悔不可言 。即日收回廪延之兵 , 倘蒙鉴察 , 当缚滑以献 , 复修旧好 。惟贤侯图之!
郑庄公览书道:“卫既服罪 , 寡人还有什么要求呢!”
国母姜氏 , 听说郑庄公兴师伐卫 , 担心公孙滑被杀 , 绝了太叔之后 , 于是 , 向庄公请求:“请求念及先君武公 , 存留公孙滑一命 。”
郑庄公既碍于姜氏之面 , 又考虑公孙滑孤立无援 , 不能有为 。便回书卫侯 , 在书信中说:“奉教撤兵 , 言归于好 。滑虽有罪 , 但逆弟止此一子 , 乞留上国 , 以延段祀 。”
一面撤回高渠弥之兵 。公孙滑老死于卫 。
周平王因郑庄公久不在位 , 偶因虢公忌父来朝 , 言语相投 , 由是对虢公说:“郑侯父子秉政有年 , 今久不供职 , 朕打算由爱卿权理政务 , 卿不可推辞 。”
虢公拜伏道:“郑伯不来 , 必国中有事故也 。臣若代之 , 郑伯不惟怨臣 , 且将怨及君王 。臣不敢奉命 。”
虢公再三谢辞 , 退归本国 。原来 , 郑庄公身虽在国 , 却留人在王都 , 打听朝中之事 , 动息传报 。今日平王欲分政于虢公 , 如何不知 。
即日驾车入周 , 朝见已毕 , 奏道:“小臣承蒙圣恩 , 父子相继秉政 。臣实不才 , 有愧于职位 , 愿拜还卿士之爵 , 退就藩封 , 以守臣节 。”
周平王说:“卿久不莅任 , 朕心悬悬 。今见卿来 , 如鱼得水 , 卿何故出此言?”
庄公又奏曰:“臣国中有逆弟之变 , 旷职日久 。今国事粗完 , 星夜趋朝 。闻听道路相传 , 说吾王有委政虢公之意 。臣之才万分不及虢公 , 安敢尸位 , 以得罪于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