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刘彦湖|书法,斋馆与心灵的宙宇


书法字画|刘彦湖|书法,斋馆与心灵的宙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书法 , 斋馆与心灵的宙宇
刘彦湖
按照宗白华老人的观点 , 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就如同建筑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 , 其风格的变迁 , 足以映彻出整个艺术的发展 。这个观点不仅指出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特殊地位 , 同时也暗示了中国书法与建筑的某种内在的关联 。
中国书法的确是一种建筑 , 是中国的先人们在甲骨上 , 在钟鼎上 , 在竹简木牍、陶罐瓦当以及缯帛玉石之上 , 一刀一笔、一点一画搭建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建筑 。这建筑不为遮风挡雨 , 而为安顿心灵 。
这建筑是以一个个独立的文字为单元的 , 每一个单元都建构出一个独特的空间 , 当一个个文字的单元在管领顾盼中比连承接而成一个更大的整体时 , 其空间便移步换景 , 开拓出一个回味无尽的境界了 。这境界是真实的 , 亲切可感的;这境界又是虚灵的 , 玄远而难以至诘的 。这境界从一开始就际合于天人之间、技道之间、日用平常与精神理想之间 , 是天迹心象的合一 。天迹是指文字单元所根源的象形性 , 这是中国书法与自然丰富无尽的意象始终葆有丝丝缕缕关联的一条通道;心象则是“心之灵不能自已 , 故数变焉”的变化之心 。这变化是在不断地书写过程中 , 向着更理想、更抽象、更纯粹也更内在的方向上的挺进 。终于分疆辟理 , 开拓出一片属于书法的独特而广大的世界 。这种变化从古到今 , 没有止境 , 应和着人类心灵的秩序与波动 , 由表及里 , 更委曲 , 更妥贴 , 也更微妙 。惟其如此 , 才愈显书法境界的恢宏与阔大 。
书法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其实就已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也难以复现的境界了 。这是一个以秩序理想的建构为主导的时代 , 一个没有书论 , 也没有公认的书法名家 , 但又绝对不缺少伟大作品的特殊时代 。“大道不言 , 化成万物” , 书法的大道 , 究竟要属于这个时代了 。
这个时代其实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形式法则 , 只不过这些法则都是一些大道无言之教 , 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 。比如书写的行款规约决定着书法的章法 , 篆书的笔法练历奠定了最为根本的中锋用笔基础等等 。不过最最要紧的还在于文字形体的秩序化建构 , 一套具有独特品性的方块字 。这是与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和秩序理想相生发、相表里、相印证的一种创造 , 因此 , 书法才成为中国人宇宙观念的一种迹化 , 成为安顿心灵的一种精神空间的建构 。
“宇宙”二字的本义一定是与建筑有关 , 因为二字所从的偏旁是代表建筑的符号 , 是属于空间的 , 字书上通常认为“宇”是指屋檐 , “宙”是指栋梁 。《淮南子?齐俗训》说:“四方上下谓之宇 , 往古来今谓之宙 。”可知至迟在汉代 , 宇宙的概念已经是空间与时间的合一了 。空间与时间的合一 , 空间就不再是静止的空间 , 于是就有了生命 , 有了节奏 。书法是空间的 , 也是时间的 , 是空间与时间的合一 。书法的空间性是指书法要有好的间架结构 , 要坚定有力 , 要严密不可移易 , 要耐得推敲 , 耐得品味 , 一句话 , 要好看 。书法的点画又总是流露出起止往来之主迹的 , 据此我们可以想见书写的挥运往复与盘旋穿插 , 这又无疑透出了书法的时间性 。
人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 书法比起建筑来表现出更高度的节奏 。天与地也是一个空间与时间合一的大宇宙 。天覆地载 , 化育万物;天旋地转 , 备有四时 。圆天为盖 , 方地为舆 , 天似穹庐 , 天地吾庐 , 天地又不过是一个大建筑 , 大房子 。人寄身于天地间 , 以天地为茅庐 , 这又是何等的洒脱 , 何等的气派!人生如寄 , 无论是寄于天地之间 , 还是寄于“表南山以为阙”的宫殿 , 抑或是寄于“审容膝之易安”的斗室 , 豁达也罢 , 豪奢也罢 , 淡泊也罢 , 只要心灵能够得以安顿 , 那么这寄也就成了“诗意的居住” 。人生如寄 , 寄者 , 记也 , 迹也 。无论题铭作记 , 还是雪爪留痕 , 人生况味中的一时一境、一事一物 , 有动于衷 , 必于笔墨间发之 , 那么人生就不再如烟如梦随风飘逝了 。记之以迹 , 则文字书法定要与人生相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