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抚养侄子十几年,临了却告他杀侄,他承认了,纪晓岚所记


尽心抚养侄子十几年,临了却告他杀侄,他承认了,纪晓岚所记
文章插图
在河北衡水,有一个故城县,离纪晓岚老家沧州献县不远。此地出产一种“龙凤贡面”,据传是明代齐氏所创,明代宣德年间进入御膳房,成为宫廷贡品;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御封为“上用龙须凤尾贡面”,可见其美味深受历代皇家贵胄的喜爱。
今天说的不是面,说的是故城的一件事。故城的贾汉恒,给纪晓岚讲过他家乡张二酉、张三辰的事,这件事后来被纪晓岚记在《阅微草堂笔记》中。
张二酉、张三辰是亲兄弟。二酉死得早,留下一个儿子年纪不大。二酉一走,儿子没了依靠,很可怜,三辰就替二酉抚养儿子。
三辰对这个侄子,非常的尽心尽力,吃穿用戴,四季衣物,温凉寒热,照顾的非常周到。好在二酉走的时候,还留下一些田产。三辰既要打理自己的田产,又要替侄子打理二哥留下的田产,春种秋收,雇佣帮工,收储售卖,管理钱银,都是三辰一手来办。经过三辰的悉心经营,二酉留下的家产不但没有消耗光,还年年有所增长,家境比以前更加的殷实,侄子也是吃喝不愁,年有余钱。
一晃,侄子到了婚配的年纪,三辰就托人在四里八乡打听,寻下了一家门当户对的人家。姑娘长得也周正,温良贤惠,是个能当家过日子的好女子。三辰想着寻下这一会理家的好女子,管住家产,侄子有人照顾,自己就可以慢慢放手了。侄子一家立住了门户,也算对得起二哥的嘱托了。
没料到的是,婚后没两年,侄子生了一场重病,三辰慌了,四处寻求名医来医治,抓药,煎汤,喂药,看护,忙得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不幸的是,侄子最终还是没有保住性命,汤药还没喝完,就一命呜呼了。
侄子虽不是亲生,但是抚养一场,如同亲生一样,眼睁睁看着侄子年纪轻轻就撒手离去,三辰很伤心。他痛哭了一场,买了上好的棺材,把侄子埋葬了。办完后事,又与亲家商量侄媳以后的生活,因为没有子嗣,看是别嫁?还是留家?这又是一堆身后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生活慢慢恢复了平静,只是每每提起侄子的死,三辰还很伤心,哭泣流泪,像自己丧子一样悲痛。邻里都说,做叔父做到像三辰这样,就算是尽心了,对待兄长和侄子都尽到了亲情。
过了几年,三辰也生病了,病得很重,后来昏了过去,昏迷中还在喃喃自语:“这真是咄咄怪事,一下子到阴间了,二哥在告我,说我杀了他的孩子,斩断了他的胤禩,断了他的香火,这不是冤枉我吗?”之后就不时的说胡话,喃喃喏喏,听不清说的是什么。
尽心抚养侄子十几年,临了却告他杀侄,他承认了,纪晓岚所记
文章插图
有一天三辰忽然清醒过来,对一旁守护的亲人说:“我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我二哥向阎王告我说:‘我的这个孩子,并非是不可教之子,你是他的叔父,我走了,你就和亲爹一样。但是你只知道养,不知道教,纵容娇惯,只害怕他不高兴了,受委屈了,结果养成了他一身的坏毛病,流连于烟花柳巷,染上了恶疾,最后把命也送了,不是你杀的,还能是谁?!’我仔细想想,觉得无话可说,现在也很后悔,但是已经晚了。”
三辰说罢,很痛心,背过手去,不停地捶打自己,后来咽气了。
三辰替二哥养子,所做的,在平常人中已经很难能可贵了,最终在冥司中却以“杀侄”来判他,这和《春秋》中圣人责怪贤良者的严格是一致的,在平常人看来似乎是有些苛刻了,但是也不能说二酉所告的理由不对。
山西平定县有位学子叫王执信,是纪晓岚在己卯年录取的进士,也算是纪晓岚的门生。王执信在继母去世时,曾向纪晓岚乞求代写墓志铭。王执信说,他的继母,亲生一个孩子,叫执蒲,父亲的妾生有一个庶出的孩子,叫执璧,加上执信,一共是三个孩子。继母平时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吃喝穿戴,三人一样对待,无有差别;遇到谁犯了过错,责骂箠打,三人也一样对待,无有差别。贤母啊!短短几句话,其贤德就让人立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