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2月24日电 (采访人员 田进)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遗址考古发掘成果24日公布,考古人员发现唐代殿基陡板石面都以白灰装饰,是“粉壁、涂泥”的历史见证。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城所在地,是隋唐时期皇帝避暑离宫遗址。
发掘表明4号殿址坐北朝南,初建于隋代,唐代沿用隋代殿基并整体有所增高抬升,外围且有增建和扩建。殿体由殿阶基、西慢道、殿面础石和殿基周匝散水四部分构成。
从建筑构材、夯土层理和殿西、南两面破损裸露的断茬等观察分析,4号殿基明显可分隋唐两期,其中唐代部分叠压在隋代之上。从现存柱础分析,唐代殿面大致可复原为东西38米、南北25米,面阔九间,进深三间,是一座殿基高达4.2米的高等级台式殿堂建筑。
【陕西唐九成宫遗址考古发现“粉壁、涂泥”历史见证】唐代殿基外倒塌堆积中还发现大量散落白灰墙皮残块,南侧基台所砌陡版石上尚黏附有白灰皮3至4层,表明唐代殿基陡板石面都是以白灰装饰的。这可能是唐太宗矫正隋室奢华弊政在建筑上的反映,是魏征《醴泉铭碑》中所言“粉壁、涂泥”的历史见证。
据了解,此次发掘是时隔25年后重启九成宫遗址考古的一项重要举措,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殿周四围堆积和晚期遗迹对了解认识九成宫的形制布局、历史沿革和废弃变迁等过程提供了确切的信息;隋代殿基部分周匝各类石构材体量之高大、厚重,保存之完好,当中的压栏石、隔身版柱和地袱石所雕缠枝忍冬纹,枝条屈曲缠绕,叶瓣典雅华美,这些都是以往古代殿堂建筑考古中所罕见,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石作制度的流变,为研究同时期的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4号殿基夯土中所夹杂的卵石层、暗柱等技法为考察隋唐高台式建筑技术提供了素材。(完)
【编辑:黄钰涵】
<script>window.FWBATH=1;
- 陕西发现初唐弼马温官员墓葬 西安唐壁画首现精美胡人驯马图
- (文化)陕西公布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 陕西公布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 陕西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讲“节气”提升文物“出镜率”
- 考古盗墓|陕西出土巨型长矛,3名壮汉都难抬动
- 和珅|这个在陕西到处立碑的毕沅:生前极尽荣宠,死后却被皇帝恨之入骨
- 陕西省一县级市,人口超50万,李信出生于此
- 陕西省关学文化促进会在张载故里宣告成立
- 「视觉陕西」西安阎良区:小池如镜映清影 尽显水墨丹青意
- “回长安”:一部陕西美术断代史中国美术馆藏陕西作品精选展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