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的三“爱”

本文内容为作者原创,敬请关注!欢迎大家评论交流!这里的一些文字实在是太好了!图也很好,很有哲理。老实人,是毛泽东对罗荣桓中肯的评价,也是罗荣桓一生的写照。他做事讲求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是政工干部的标杆与榜样。他甘愿当脚踏实地的老实人,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三“爱”,这三“爱”,塑造了他的性格与品行。罗荣桓军事指挥闻名中外,读书治学享誉全军,如此的名声与威望,得益于他好学的精神与渊博的知识。
 罗荣桓的三“爱”
文章插图
他出身乡绅,打小喜爱读书、书法。除了在学校里孜孜不倦,得空了,他也总是手不释卷,到哪都得带上一本书。他读书,不挑时间和地点。11岁那年,本是午饭过后休息的时间,他却起了读书的劲。外面烈日当空,他兴冲冲地爬到了池塘边的一棵柳树上,倚着树干开始了阅读。读着读着,也许是太过于投入,他不小心掉进了池塘中,全身都湿透了。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镇子,十里八乡凡是与罗家相熟的人,见到了罗荣桓,都会称呼他一声“书呆子”、“书迷”。对于别人给他取外号这件事,罗荣桓置若罔闻。
 罗荣桓的三“爱”
文章插图
他认为这并不丢人,反而更加努力用功地读书。他的聪明,同校同学和教书先生有目共睹,他的小学老师甚至断言,罗荣桓必成大器。可以说,老师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读书塑造了儒将罗荣桓。由于小时候养成的好的读书习惯,罗荣桓自觉,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革命后,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他皆雷打不动地读书。创建、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读书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当时的井冈山消息闭塞,当地人自耕自足,以种地养活全家老小,有知识文化的,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书籍本就是稀罕物。没有书读,罗荣桓时常怅然若失。
 罗荣桓的三“爱”
文章插图
要他吃红米饭喝南瓜汤,他不觉得苦,那是口腹之欲,但要他摸不到纸张和书本,就是精神上的折磨。所以,每每遇到大小型战役战斗,他总会在打扫战场时,特地留意有没有有益的书遗落了下来。每个月,红军队伍会给将领、战士发“工资”,罗荣桓可以分得两三块大洋。这些钱他不买吃的用的,绝大多数都用来买书了。1932年,漳州一战胜利后,罗荣桓忙完了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去逛书店。按照那个年代的物价水平,新书基本上都在一元左右,但旧书便宜,一两毛即可拿下。罗荣桓读书没有那么多讲究,有得读就行,新的旧的一视同仁。但为了涉猎更多知识,他往往选择后者。
 罗荣桓的三“爱”
文章插图
把一大摞的书带回营地时,他脸上的笑容“出卖”了他,战友与下属看到,总要问一句,又买书回来了呀。除却买旧书,在手头紧的时候,罗荣桓还爱看不要钱的书,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留给了看书。他是书店的常客,红军打到哪里,哪里的书店就会有他的身影,活脱脱的书籍代言人。读书时,他喜欢边看边做标记,在一旁写下自己的简短观后感。光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讲稿,他就圈点批注了不少内容。他爱看书,也爱惜书。抗日战争时期,政工干部基本上都配备小皮箱,用来装文件和重要资料,罗荣桓经常用他的小皮箱来装书。在他看来,不认真读书,是要受社会这把‘戒尺’惩罚的。因为读书,罗荣桓的眼睛深度近视,常年戴着一副眼镜,但这副眼镜却增添了他的文人气质,让他看起来更具书生气。
 罗荣桓的三“爱”
文章插图
也因为工作和读书,他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情感问题,最后还是战友出面帮他牵线,才解决了人生大事。爱书,是罗荣桓爱兵和爱民的前提条件,读书使他眼界开阔,思想开明,洞察世事,让他总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更使他谦卑有礼。早在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三湾时,毛泽东同志就看准了罗荣桓的老实。我们的支部建在连上,他被任命为连党代表,帮助毛泽东同志改造旧军队遗留下来的不良风气,健全党组织,整顿和改编由农民组成的队伍,使工农武装呈现焕然一新的面貌。以前,士兵犯错,军官不是打就是骂,罗荣桓不以为然。他爱兵如子,鲜少发脾气,一般都是平和地讲道理,以诚相待。不过,在他干政治工作的生涯中,有一次动怒,令大家印象深刻。1941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副旅长张仁初,率部在鲁南郯城县重坊一带血战日伪军,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