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平安:平安二字,多少深长
“平安夜”是个舶来品,是西方圣诞节的前夜。所谓耶稣降生之前。基督教会在此夜举行盛大的弥撒和聚会,自然也演变成西方社会传统的圣诞节的一部分。此夜会有圣诞老人向儿童派发礼物,全球商业文化的氛围下,圣诞节是年轻人情人节狂欢节的延伸,在平安夜约会,送礼物,聚会,祝福,将这个宗教节日变得十分温馨浪漫热闹。
文章插图
“平安”两字则是地道的中国词,和平安定,代表顺利,平静,祥和,没有危险。代表心情和环境的一种和谐稳定,与个人,与家与国都是。
中国古代是个靠勤劳耕作的农业文明的国家,心情,个人,家园,国家的稳定,才能让人们安定生活,有更多的创造力,享受人间的幸福,所以平安两字,不是对神祇的,而是真切人间的愿望和为这种愿望的作为。没有人会祝福神的平安,但绝对会用深情祝福自己的家人,爱人,朋友,国家,并努力创造维持一种平安。
中国的每一个节日,都包含的平安的含义,每个重要节日的前夕或者节日本身,都是实打实的平安夜,无论是春节,冬至,还是中秋,端午。因为所有的节日都是以人的平安和团聚作为基础的,这里面人情的深厚,都是西方文化所不可比拟的。
文章插图
平安二字,多少深长。
一,古代人为了生计,往往背井离乡,出外学习,经商,做官。和亲人保持紧密的联系,就是靠书信。所以信,往往也叫平安信,有信至,绝大多数都能代表人的平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朝的岑参作为边境武官,长年奔波在边疆塞外,那里气候恶劣,人烟稀少,条件艰苦,更重要的和家人的书信联系都很困难,因为驿站远,他自己又经常会有任务,天寒地冻,不可能将纸笔带在身上。但是他深深知道自己是牵挂和被牵挂,因为遥远的京城和故乡有他的家人和亲人。
他在人烟稀少的边塞,遇到了一队回京的人马,一听说对方是往家乡走,他的泪瞬间就涌了出来,他最想做的就是对方带封信给家人,只是路途仓促,他只能诚恳希望对方用言语的方式给家人传达平安的消息。
文章插图
二,古代人见面,除非在一个村落里,走亲访友,都会有旅行和跋涉,见面的话语,往往就是问,这一路还好吗,有无遇到风险。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跪拜,问客平安否。”汉朝无名氏《陇西行》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汉朝不流行椅子,跪是一种常态。会打理家庭的主妇迎接了远道的客人,在行了见面礼后,马上就是问路上平安吗?
放在现在也有家常感,路上还好吧!
文章插图
三,唐朝边境辽阔,往往会有战事,作为预警,每三十里会设置烽火台,直接用烽火传信的方式预警,而且直接接到长安城。每天傍晚,会有烽火燃起,次第到京城,称为平安火。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姚合《穷边词》
在长安的老百姓也学会看平安火,每天傍晚的平安火是国家太平的象征,成为一种风景。看着平安火,那内心的安定也衍射到所思念的人。
四,中国古代,往往会用平安做地名。有平安县,平安镇,平安乡,现代也往往会有平安路,平安街。《红楼梦》里更有一个平安州,大家并不觉得另类,仿佛理该如此,平安深入每个人的内心,看起来如此亲切。
中国人对人,对家,对国的愿望,都在“平安”二字,大的是国泰民安,小的是爱要平安。
西方的平安夜能够激起中国人情怀的,不是这个节日的宗教氛围和意义,只是因为这两个字,是实在有着中国人的深情。
- 冬夜里最动人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读来让漂泊的人感受颇深
- 《红楼梦》袭人夜里被贾宝玉换了腰间的汗巾子,她真不知道么
- 李商隐在深秋的夜里感慨万千,写下的这首凄美之作,无一字不忧愁
- 岁岁平安——盘点国画中的那些鹌鹑
- 在农村,俗语“三十夜里无外人”,女婿能在丈母娘家过年吗?
- 寒夜里看看这本书,它教你在没人注意的地方看到美丽
- 【开运好物】福禄平安请进门,牛年大吉犇开心!牛年开运吊坠速来围观!
- “平安宣传进校园”系列文艺演出走进屏东中学
- 剑来:十四境陈平安领衔五剑共斩蛮荒,贾生还有何底牌应对?
- 神话传说中,身为女娲娘娘后裔的她们,为何都不能平安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