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古龙和金庸被被称为武侠小说界的“三巨头”,梁羽生更是被世人评价为新派武侠的开山鼻祖。
就是这样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却在青年时期被迫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直到成名后才返回家乡,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却是为父亲平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文章插图
少年读典,富有诗书。梁羽生于1924年出生在广西蒙山,父亲陈信玉是当地有名的地主,因为家境优渥,从小就有很多时间来阅读书籍,为自己后来写书发表文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在他14岁这年,因为身患疟疾而不得不休学回家,在那个年代疟疾是很严重的一种病,稍有不慎就会失去生命。
休学在家的这段时间梁羽生阅读了大量的大家著作,名人典籍,让他无聊的生活有了一丝鲜活。
17岁这年,他转学到了桂林中学,当时的桂林中学聚集了很多文人墨客,学术气息浓厚,新派思想流行,这让梁羽生广泛的接触到了新文学,新思想。
刚满18岁,他就凭借着自己积累的语言功底开始在《力报》和其它报纸上投稿。
1943年,19岁的梁羽生想报考广西大学,因为这所大学文化底蕴深厚,能让自己了解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因为当时的国情局势。发生战争他不得不放弃学业逃难。
文章插图
上天关掉门的时候又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1944年,梁羽生拜简又文为师。话说这简又文是何方神圣?梁羽生为什么要拜他为师呢?
简又文毕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并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思想新潮,并且倾向于西方新体文学。
他对梁羽生的教导影响很大,拓宽了梁羽生的眼界、学识和格局。让他不至于固步自封,自满自大。
抗战结束后,梁羽生参加考试考上了岭南大学。
青年丧父,漂泊半生进入大学后,梁羽生参加了中文系的艺文社,并且因为表现优秀在第二年就担任了学校岭南周报的编辑,24岁就担任了总编辑并发表文章,一时风头无两成为了校园的风云人物。
文章插图
1949年,梁羽生大学毕业,因为在校内表现优异在校长的推荐下,梁羽生就职于香港的《大公报》。正当一切有条不紊的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突遭横祸!
1950年,因为父亲陈信玉地主阶级的身份,遭到了小人的诬告被拘押牢笼。得知这一消息的梁羽生心急如焚,顿时火急火燎的往老家赶,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
【梁羽生:青年丧父、被迫远离家乡,在外漂泊37年后回家为父平反】在回家的途中他遇到了同学彭荣康,彭荣康告诉他此时回家无异于羊入虎口,得不偿失。期间又接到了家人的来信劝他不要回家,保重好自己。
因为政治的原因,此时的梁羽生回家会有生命危险。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自己强大到所有人都不能忽视的时候,自己就有能力解救父亲了。
想通了这一点,梁羽生无奈之下连夜逃回香港,此一去,经年未回老家,半生都在外漂泊。
文章插图
时间不长,梁羽生的父亲陈信玉被冤杀,得知这一消息梁羽生痛不欲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武侠小说有了些许变化,他的小说中有了为父报仇的情节,现实中的梁羽生也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父平反,洗去父亲身上的脏水。
同年,梁羽生在香港《新晚报》就职,报刊上的武侠小说吸引住了他,他慢慢的也开始构思自己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
一年后梁羽生担任《新晚报》副刊“天方夜谭”编辑,并且与金庸成为同事,两个都对武侠小说感兴趣的人遇到一起,经常聊的开怀大笑,热火朝天。
1954年,30岁的梁羽生被罗孚说服决定创作武侠小说,他的《龙虎斗京华》一经连载发表,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因为他的武侠小说不同于过去复仇暗黑一流,而是在仁爱,正义的基础上创作。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沐凡舍分馆 -----大型公益青年联谊活动
- 《哈姆雷特》进厨房 《无事生非》请乐队:西安青年话剧人挑战莎翁经典
- 安庆师大团委:让青年学子做传统文化传播者
- 董竹君资助一落魄青年,20年后俩人再相遇,他已是兵团司令
- 长篇小说《无杭》以纵深想象力描述少年幻梦
- 青年作家江映烛小说《无杭》正式出版
- 太原晋源李琦:从“葫芦娃”到雕艺师的创意人生
- 历史小故事:视死如归的革命青年
- “每一部影片都是时代的烙印” ——访90后青年导演杜彩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