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足年轻人文化需求 61.0%受访青年希望挖掘和制作更多经典题材】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杜园春
实习生 洪静澜
文章插图
如今,文化艺术类综艺频创高收视率,话剧、舞剧等各类演出也颇受年轻人喜爱。年轻人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78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0%的受访青年希望挖掘和制作更多经典题材,39.5%的受访青年希望资源渠道下沉,覆盖和满足更多青年需求。
61.0%受访青年希望挖掘和制作更多经典题材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李璇(化名)经常观看话剧、音乐剧等演出。她对音乐剧多有感触,“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翻译和配音,很多歌词口语化严重,缺少了原创音乐剧的意境,本土化做得不够好。而且音乐剧受演员知名度影响较大。有当红演员的剧,经常一票难求,但粉丝尖叫、躁动行为也影响观众体验”。李璇认为,文娱机构要保证一些剧目演出的质量,制作精良、教育意义重大的剧目可以多做宣传。
“曾经拼手速、幸运购得《如梦之梦》话剧票,还想二刷就再也没买到过票了。”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吴嘉伟(化名)感到,很多火爆的演出场次安排非常有限,一票难求,倒卖二手票、捂票囤票等问题明显,他希望能规范票务工作。
吴嘉伟说,因为票价偏高,有些演出他非常感兴趣,但没机会去看,“艺术类表演的收费相对大学生群体有些偏高了。希望能有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群体观看”。
为满足年轻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61.0%的受访青年希望挖掘和制作更多经典题材,52.2%的受访青年呼吁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建设文化服务体系,51.4%的受访青年希望鼓励优秀舞台节目增设表演场次,51.1%的受访青年建议对特定人群实行票价优惠政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指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做好作品,既考虑到市场,也要考虑到艺术文化的本质不能丢。社会方面,对于好的艺术文化产品,应给予鼎力传播和更多的鼓励,促使良性文化氛围的出现。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建议,从文化供给政策入手。一是借助财政支持增加供给,即正在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借助税收手段进行间接供给,对有利于文化多样性和繁荣发展的文化演出,采取减税甚至免税方式降低演出成本。“一场演出的人员成本、服化道成本是非常高的,尤其在基层地区,愿意支付票价的观众更少。所以免税能够促使一些人愿意主动尝试。还可以通过给予一些场租、房租上的定向补贴,来直接降低成本”。
他还希望,能够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性传统文化基因的文化消费市场,“例如东北人二人转,北京、天津的相声”。
39.5%受访青年希望资源渠道下沉,覆盖和满足更多青年需求
今年读大三的刘璐非常喜欢京剧,现在对话剧也颇为关注。她坦言,老家在四线城市的一个小县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少有舞台剧演出,更别提大火和经典的剧目了。“希望政府加大对这块的重视和扶植力度,让演出行业实现下沉,更接地气”。
调查显示,39.5%的受访青年提到,希望资源渠道下沉,覆盖和满足更多青年需求。
魏鹏举表示,高雅的小剧场式演出,比较个性化,是定制的细分市场,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基数。大城市相对小城市,不仅具有基数优势,消费能力、交通、信息传递等因素都使得演出供给更能得到支撑。
他指出,为均衡文化类演出资源,满足更多元的文化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解决人们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以及市场失灵时出现的文化供给问题。他还指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按照市场规律来继续发展文化消费市场,是长久之计。“按照市场消费规律,一定是大城市先发展起来,随着整个市场供应能力的提升,逐渐覆盖到三四线城市及更基层地区。渠道和资源的下沉与均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 纯爱小说推荐沙雕文《迪奥先生》,年轻人,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 27岁的郭兰英,简直太美了!
- 寻找艺术“年轻力” “#就在这里跳舞”舞蹈影像展拉开帷幕
- 古代有一种刑法,对女囚犯来说十分羞愧,如今却是年轻人的潮流
- 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曾被年轻小伙掌掴,小伙为何还拒绝道歉?
- realme真我V15锦鲤手机评测:献给年轻人的新国潮
- 女神林徽因年轻时有多美?林洙晚年评价:她太瘦了,算不上是美人
- 当戏曲走进小剧场——剧场年轻了 戏曲青春了
- 孔祥熙有经商之才,年轻时被李鸿章召见,还要住肮脏的窝棚?
- 古代的女官是什么官?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满足皇帝沦为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