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一匹高大的白色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演出舞台。3汉、2胡5个成年男子神情专注正在演出,中间1个胡人挥臂舞袖载歌载舞,其余4人围坐四角演奏。
这不就是一支活生生的文化轻骑兵队伍吗?
这是我在国博看到这件“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后的第一感受。这件国宝出土于唐右领军卫大将军鲜于庭海墓,是盛唐时期杰出作品,型体高大,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作品题材新颖,风格独特,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人的脸和手部均未施釉,以彩绘开相刻画细部;白骆驼塑造健硕,动态自然,施褐釉于鬃毛部渲染,釉色鲜明润泽。
文化轻骑兵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是方便快捷,走到哪里就演到哪里,哪里有人出钱邀请就快速行动到哪里。
这件国宝正符合这一要求。骆驼在当时应该算最有效的交通工具了,既有速度又有耐力,可保证演出队伍的转移和演出双重需要。双峰骆驼身高一般2米左右,负载力可以达到250公斤,驮载5个成年男子需训练有素。从它那造型来看,快乐幸福满满的样子,它也和这组演员相处多日,到演出高潮时,会用高亢的叫声作为呼应。
5位演员虽不能算阵营强大,但涵盖的艺术门类够全。歌舞演员自不必说,胡汉歌舞该是均能表演,也许还会一些杂技和小丑技能,且在骆驼背上狭小的空间演出,除基本技能外还需要相当的高空平衡技巧。4位演奏员手中的乐器,现在虽仅残留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包含了管乐、弦乐和打击乐,种类齐全,风格多样,可以满足很多类型的需要,代表了盛唐社会风俗及高超艺术成就。
想来,他们的表演风格和形式在唐代就极受大家的欢迎;如果他们生活在现代,毫无疑问会成为最红的网红。
我2018年去过一次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里面的“丝路观景”“彩绘胡人骑驼俑”等都和这件国宝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唐代,长安设有教坊,有盘杯伎、吞剑伎、猕猴缘竿伎、透飞梯伎等专门的百戏班子,他们除自主演出外,也可让人们花钱雇演。唐玄宗曾“召两市(东市和西市)杂戏以娱贵妃”。骆驼载乐节目集杂技和马戏于一体,肯定在宴会上出了不少风头。
陕西历史博物馆也有一件骆驼载乐俑,骆驼大小和国博这样相仿,只是上面的演员人数更多,有7男1女8人,女子在中间站立歌唱,7位男子坐于骆驼上演奏,他们手中持有的乐器分别是:笛、箜篌、琵琶、笙、箫、管子。
两件载乐俑演奏的乐器中多有胡乐,也证明了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最好的阶段。当时,中亚有许多乐师、歌舞者留住长安城内。李白就有诗中专写过胡姬,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少年行》中“笑入胡姬酒肆中”外,还有《前有一樽酒行》中的:“胡姬貎如花,当垆笑春风。”
【国博国宝天天聊,骆驼载乐俑就是一支文化轻骑兵】也有人说,骆驼的负重极限是250公斤,国博这件骆驼上有5个成年男人,最少也有350公斤,这件作品不合常理;陕西历史博物馆那件7男1女,少说也有500公斤,更是绝无可能。这属于科学的问题,超出了我要聊的艺术范畴,我认为这件国宝绝对精美,也值得推荐给大家。无论您到的是国博,还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都请给三彩骆驼载乐俑几分钟。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稀世国宝从大墓中出土,郭沫若欣喜作诗,周总理却冷冷说了几个字
- 《国宝级天才》《这是一道送分题》《爽文女主她不想爆红》
- 《天天向上》戏曲扮相太惊艳,致敬经典,传播传统文化
- 国宝档案|走近巴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明通行宝钞”
- 比兰亭序早一千年的书法长什么样 稀世国宝毛公鼎告诉你答案
- 历史上四大名马:第一种被尊为国宝,第三种远看还以为是头狮子!
- 千余件精品亮相国博 纵览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