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长平之战到邯郸之战,秦赵国战,从优到劣,秦战略调整( 二 )


先秦时代|长平之战到邯郸之战,秦赵国战,从优到劣,秦战略调整
先秦时代|长平之战到邯郸之战,秦赵国战,从优到劣,秦战略调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白起 ,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 百胜之师 , 以其多年的军事素养来看 , 他的战争嗅觉的灵敏非常人能及 , 虽然这不免得益于秦的国力和虎狼之师 , 可是主观上笔者还是更倾向于白起的规划 。
很不及时的 , 白起主张的邯郸之战被叫停了 , 而秦昭襄王正为长平之战的余威而白的赵国六城之地而自鸣得意之时 , 赵国不仅违约了 , 反而与山东五国合纵联盟 , 因此秦王震怒 , 令王陵率领20万攻赵 , 秦军于公元前258年正月抵达邯郸城下 , 一场继白起之后的邯郸之战爆发了 。
此次的邯郸之战 , 秦王前后派遣了45万秦军 , 可是面对着邯郸城内不足十万的常备军以及新拼凑起来的13岁到18岁以及40岁以上的老弱残兵 , 硬是阻挡住了虎狼之秦军的日夜进攻 , 历时两年 , 以杀伤30万秦军的战绩打退了秦的嚣张气焰 , 自此邯郸之战 , 赵胜而秦大败亏输 。
每每谈及于此 , 总是令人感到疑惑 , 刚刚丧失45万精锐 , 已然伤筋动骨的赵国 , 如何就能打赢携胜利之余威的秦国虎狼之师呢?
先秦时代|长平之战到邯郸之战,秦赵国战,从优到劣,秦战略调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与笔者综上所述的白起发动邯郸之战的看法相互对比和印证 , 我们就能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秦败赵胜的深切原因 。秦昭襄王发动的此次战役已经是长平之战一年之后的事情了 , 一年不能说长 , 可是却能发生很多不可预料的事情了 , 赵国已经走出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慌情绪 , 开始积极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 正是这种危机给赵国上下带来了军事动员和清醒的政治认知 。长平之殇开始有针对性的发酵 , 哀兵必胜 , 全国众志成城 , 内部团结 。赵国寻求政治上的同盟 , 倾力结交东方五国 , 楚出兵10万、魏出兵8万 , 秦军一国对抗三国已经失去了优势 , 加上攻城受挫 , 也只能撤兵 。东方五国作壁上观 , 秦王并没有太过考量 , 毕竟长平之战的余威已然震慑诸国 ,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 如果不是毛遂拔刀对楚王、没有魏国信陵君窃符杀晋鄙 , 赵国外援可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 这是意外 , 却也说明了秦王的大意和高高在上的心态 。秦军战线拉的太长 , 长平之战是赵军要翻越太行山脉运送粮草物资 , 而邯郸之战 , 秦军的后勤可想是多么的艰辛 , 再者长平之战来秦军已然国库空虚 。
先秦时代|长平之战到邯郸之战,秦赵国战,从优到劣,秦战略调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可以用白起回复秦王的话来阐述邯郸之战的不可战:“邯郸实非易攻 , 且诸侯若援救 , 发兵一日即到 。诸侯怨秦已久 , 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 , 但伤亡者过半 , 国内空虚 。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 , 若赵国从内应战 , 诸侯在外策应 , 必定能破秦军 。”
不过在笔者看来 , 虽然白起分析的有理有据 , 但是从当时的邯郸之战的情形来看 , 魏、楚的发兵也有很大的意外性 , 所以可以认为这场战争有赌的成分在其中 , 胜了当然好说 , 而败的结局就是直接影响了秦国的攻略策略 。
邯郸之战的败退 , 使得秦国战略进攻优势转为劣势 , 不过也为后世秦君指明了方向 。
先秦时代|长平之战到邯郸之战,秦赵国战,从优到劣,秦战略调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远交近攻战略的倾力实施的基础上 , 灵活运用军事和外交的手段为前提 , 李斯向嬴政分析:破天下之纵 , 举赵亡韩 , 臣荆、魏 , 亲齐、燕 , 以成霸王之名 。国尉尉缭提出“毋爱财物 , 略其豪臣 , 以乱其谋” , 两者相得益彰 , 成为了秦始皇兼并六国 , 一统天下的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