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故事总让人回味无穷,不仅仅是因为他每部作品主线故事十分精彩,也在于他喜欢在书中藏下一些伏笔,或者说是支线剧情,丰富了故事的世界观,举个例子,多数武侠作品打来打去就那么几个人,而且到了最后主角总是最强的,而金庸作品则不然,他用“扫地僧”、“独孤求败”这些角色证明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文章插图
而在《倚天屠龙记》中他也塑造了一个类似的角色,那位大侠武功极高,而且心胸宽广,境界堪比张三丰,只登场了一次就惊艳了武林,可最终的结果却是不知所踪。
一、《倚天》中的隐藏高手
作为“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倚天屠龙记》中其实是有不少与前两部作品关联的角色的,比如《神雕侠侣》中古墓派的传人就在此作中登场。
那黄衫女子就符合“一出场就惊艳武林”的描述,不过黄衫女子虽强,却是难以说达到了张三丰的境界,而且她也算不上是大侠,行事风格和她的祖先杨过一样略带邪气,让人捉摸不透。
除了黄衫女子外,书中其实也还提到了不少用来扩充世界观的人物,比如明教那些神奇武功的创功者“山中老人”霍山,又比如玄冥二老的师父百损道人,还有与那王重阳斗酒之后借阅《九阴真经》而创出《九阳真经》的斗酒僧,他们都算得上是顶尖高手,但遗憾的是这几个角色都没有正式登场。
所以要符合“登场过”以及“堪比张三丰”,还要是“大侠”,似乎没有一个符合这身份的人存在了?答案是“有”。
二、无门无派之人
行走武林的大部分人通常都会加入到某个门派中,毕竟武林中能够自创武功自成一派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纵观金庸全书,似乎也就一个“剑魔”独孤求败,那人是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未尝一败,一生只与一只神雕为伴,就不属于任何门派。
文章插图
而在《倚天屠龙记》中的屠狮大会的章节就提到了一位无门无派的高手。
原著道:“群雄窃窃私议,这太虚子江湖上其名不著,武功却如此了得,更难得的是心胸宽广,能够自责,看来再没人出来向谢逊为难了。”
太虚子,的确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因为故事的前半段中从来都没有铺垫过这么一位高手,他只是作为替师兄弟报仇的人来出现在屠狮大会上,至于他为何有师兄弟又没有门派则原因不明,不过他到底武功有多了得,心胸有多宽广呢?
原著道:“如此接连三十余人,一一将谢逊侮辱了一番。最后一名长须道人出来,稽首说道:‘贫道太虚子,我两位师兄命丧谢大侠拳底,贫道今日得见谢大侠风范,深自惭愧,贫道剑下也曾杀过无数黑白两道的豪杰。我若找你报仇,旁人也可找我报仇。’说着拔出长剑,左手振指一弹,当的一声,长剑断为两截。他将断剑投在地下,向谢逊行礼而去。”
他手指可以弹断长剑,足以证明实力不俗,而放弃对谢逊复仇更是展现了心胸,这两点足以比肩张三丰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武功顶尖的前提下,他的气度也如此之大,这才是一个一流高手能够成为顶尖高手的关键所在。
金庸曾在《射雕英雄传》中借周伯通之口提到过一个设定:“这道理本来明白不过,可是我总想不通。师哥当年说我学武的天资聪明,又乐此而不疲,但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当时我听了不信,心想学武自管学武,那是拳脚兵刃上的功夫,跟气度识见又有什么干系?这十多年来,却不由得我不信了。兄弟,你心地忠厚,胸襟博大,只可惜我师哥已经逝世,否则他见到你一定喜欢,他那一身盖世武功,必可尽数传给你了。”
【《倚天》中此大侠无门无派,武功堪比张三丰,出手一次便惊艳武林】顶尖的武功,加上博大的胸怀,这才是一位顶尖高手该有的样子,太虚子两者皆占,可想而知他有多强,只可惜这角色只登场一次就再也没出现过,且不知他身上发生过多少有趣的故事,他仿佛是李白那诗中的侠客一般“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只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 从两处悬念,看《倚天屠龙记》精彩之处,金庸小说技巧太高超技巧
- 郭靖和黄蓉是如何把秘籍放进屠龙刀里的
- 水浒传中此人进攻能力不输武松,可惜防守能力差,被武松轻松杀死
- 水浒传中有种失败的战术,金庸笔下被一大侠所用,却成功克敌制胜
- 古代大侠两斤牛肉一壶酒,吃完扔下银子就走,就不怕钱给少了!
- 水浒传唯一的大侠是谁?马上步下无敌手,打遍天下不平事!
- 张无忌为何没有称帝,还退出了明教犯了错,不得不走!
- 天龙八部的武功明显比倚天时期高,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张无忌比乔峰厉害呢?
- 她本是倚天第一女主,与张无忌最般配的人,金庸写到后来却后悔了
- 晚清大侠郭云深,临终前在狱中摸索出盖世拳法,如今已被列入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