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生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啥意思?有没有道理?
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 , 意思很简单 , 是说一辈子的夫妻 , 比翼双飞、相濡以沫的幸福生活 , 仅仅为三年半时间 , 十年恐怕会有九年天各一方 , 不得团聚 。
对于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说法儿 , 我们的确很难理解 。自古以来 , 人们所期望和追求的婚姻幸福 , 是“执子之手 , 与子偕老” , 怎么会有如此长别离、久相思的现象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 , 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
过去 , 普通百姓生活十分艰难 , 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 , 许多人不得不远赴他乡做工经商 。
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徽商 , 长年奔波在外 , 一年到头很少在家里 。《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 , 山地依原麓 , 田瘠确 , 所产至薄 , 大都一岁所入 , 不能支什一 。小民多执技艺 , 或贩负就食他郡者 , 常十九 。”
由此可见 , 贫瘠的土地 , 微薄的收成 , 逼迫着徽州人只能出外经商 , 并非《晋书》上所说的好“离别”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俗语“一生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啥意思?有没有道理?】再加上那时候 , 交通工具非常落后 , 人们出行靠的是车马舟船 , 一路上跋山涉水 , 关山阻隔 , 途中就要耽搁上许多时日 。
因此 , 出门在外的人 , 一年半载不回还是常有的事 , 万一有个什么不便 , 三年五年的羁留他乡也并不稀奇 。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其《回乡偶书》一诗中有道:“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
虽说只是短短四行的七言绝句 , 然而字里行间 , 流露出来的离别伤感 , 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还有 , 封建社会百姓除了种粮纳税外 , 还要背负着名目繁多的沉重徭役 , 其中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 。
据史料记载 , 徭役始于先秦 , 《诗经》、《春秋》中皆有许多有关记载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 大兴土木 , 从全国各地征调百万民夫 , 修阿房、建骊山、筑长城 , 徭役十分苛重 。
因为工程浩大 , 建设全靠人力完成 , 往往是一去数载 , 不得复返 , 甚至有人为此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
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哭长城 , 就是为寻找死难丈夫而演绎出来的典故 。
无独有偶 。秦朝时还有一女子 , 因丈夫被抓去修长城 , 她经常站在山顶向北眺望 , 思念丈夫 , 久而久之 , 化身为石 , 后人便称此石为“望夫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代诗人李白据此写了《望夫石》一诗 , 生动刻画了一个古代妇女 , 昐望着离家时久的丈夫早早归来的迫切心情 。“仿佛古容仪 , 含愁带曙辉 。露如今日泪 , 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 , 无言类楚妃 。寂然芳霭内 , 犹若待夫归 。”
再者 , 朝代更迭 , 战乱频仍 , 男人大都被抓了壮丁充了军 , 持刀动枪 , 被迫卷入连年的征战之中 , 多少人命丧疆场 , 活着的人也是难得一见家中的妻儿 。
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凉州词》一诗中 , 虽然不乏英雄主义的豪迈情怀 , 但是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 恰应了“一将成名万骨枯”之说 。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
- 一生仅演一部作品就退出演艺圈,现却身价过亿,捐上百所希望小学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为了成就一部大书,他愿意奉献一生,看看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 2021年是辛丑无春年,俗语“牛遇寡妇,十栏九空”,啥意思?
- 李煜病中写下一诗,道尽一生悲凉,仅开篇两句,便催人泪下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下半句鲜为人知,却也无人敢提
- 俗语中的四大嫩,四大蔫,和四大紧,四大松都是什么
- 宋仁宗一生究竟有多牛,竟让乾隆如此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