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二 )


帝王影响所及,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皆将《兰亭序》视为至宝,临习《兰亭序》与摹刻上石极为流行 。如,米芾(一〇五一~一一〇七)尊《兰亭》为“天下法书第一”;曾以王维《雪景》六幅、李后主(煜)翎毛一幅、徐熙梨花大折枝交换一件《兰亭》,可见其求之若渴 。米芾之子米友仁(一〇七四~一一五三)“平生之于《兰亭》,尝一日而百临”;还曾作诗曰:“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 。” 赵孟坚(一一九九~一二六四)舟翻落水危难之际仍不忘紧护《兰亭》,自题“性命可轻,至宝是保” 。男性之外,女性亦然 。如,宋高宗的吴皇后“喜亲翰墨,尤爱兰亭”,陆松之(一一一五~一一七四)曾有诗赞之“内仗朝初退,朝曦满翠屏 。砚池深不冻,端为写兰亭 。”
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 米芾《褚遂良摹兰亭序跋赞》 1102年作 纵24厘米 横47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元代以后,《兰亭序》在书坛的地位不断提高,临习者和拓本收藏者不断增加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一生研习二王书风不辍,尤其对《兰亭序》的赏读研习贯穿其生命始终,所临《兰亭序》数以百计 。其终日痴迷于《兰亭》,曾在一件《兰亭》拓本上题跋十三次乃至十六次者,其中即包括了对后世影响至深的精辟书学论断“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除赵孟頫外,俞和(一三〇七~一三八二)、康里夒夒等书家对《兰亭》亦有深入研习 。
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元 赵孟頫《临兰亭序卷》 纵27.4厘米,横10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元 俞和《临定武本兰亭卷》(1360年) 纵26.7厘米,横83.7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明代承袭元代余绪,对《兰亭序》尤为追慕 。如,董其昌(一三五五~一六三六)称誉其“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人法则 。” 有明一代,几乎所有书法名家都临写过《兰亭序》 。如,祝允明(一四六一~一五二七)书《兰亭》不下数本;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晚年以临习兰亭为乐;董其昌一生亦未间断过对《兰亭》的临习,传世的临本有十余件 。此外,陈献章(一四二八~一五〇〇)、文震孟(一五七四—一六三六)、韩道亨(生卒不详,活跃于万历年间)、王铎(一五九二~一六五二)、傅山(一六〇七~一六八四)、明末清初八大山人(一六二六~约一七〇五)等等亦都曾多次临写《兰亭》 。
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元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火烧本”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
书法字画|《龙》杂志:千载兰亭 百世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 文徵明《临书兰亭序》(1558年) 纵29.2 横120.5厘米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明中期以后,私家刻帖兴盛,《兰亭序》刻入丛帖愈多,如文徵明《停云馆帖》、邢侗(一五五一—一六一二)《来禽馆帖》、董其昌《戏鸿堂帖》、王肯堂(约一五五二~一六三八)《郁冈斋帖》、冯铨(一五九六~一六七二)《快雪堂帖》等都刊刻有不同版本的《兰亭》,《兰亭》书法得到更广泛传播 。清代帝王,康熙(一六五四~一七二二)、雍正(一六七八~一七五三)、乾隆(一七一一~一七九九)均酷爱书法 。乾隆皇帝多次临写《兰亭序》,还不遗余力地搜罗有关《兰亭序》和《兰亭诗》的各种善本、刻本、摹本、临本及历代名家的题跋刻本,又遴选八种名本摹勒于石柱上,名之“兰亭八柱”(现在北京故宫西侧中山公园内),并精拓若干份,分赐近臣 。文人学者亦多临习 。如钱泳临有《兰亭》百本以上,王文治临写《兰亭》三十载等 。简言之,《兰亭序》其文其书为帝王所钟,文人所重,民间传颂,历代临仿、摹刻不可胜数,启发并滋养了其后中国历代书家,其影响亦远及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乃至欧洲 。可以说,书史中,没有任何一件书法作品如《兰亭序》一般具有如此深广之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