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师表》中的理想光芒
自古道:文章憎命达。似乎有道理,就连《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都说过:盖西伯(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想来是不会错的,没有生活磨砺,没有生死几回经历的人,是绝难写出好文章。就算有磨砺,拥有好文采,倘若一旦官居高位或是天天操劳天下大事,或天天关心兜里钞票增减啥的,就算想写,也没那时间和心境。所以“文章憎命达”,几乎成了一种定论。
但凡事就没有绝对,因为在三国时期,就曾推翻过这个定论。一篇全文仅624个字的文章横空出世,一举创造出了18个成语!这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已是贵为蜀汉丞相,其实相当于是蜀汉的隐形一把手了,要论忙,谁有诸葛亮忙?作为臣子来言,若论“命达”,谁能比得上诸葛亮?从出山至最终星落五丈原,生前赞誉一片,死后更是成为了千古名臣的代言词,地位之高无人能出其右。
那么为何如此“命达”的诸葛亮,能逆转“定论”写出了《出师表》呢?这个问题既简单又深奥。简单来言就是诸葛亮深受刘备托孤之重,为了复兴汉室而负重前行,辅佐着不成器的刘禅,在这种重压之下,才终于沥血成章!
但若论复杂,却是一言难尽,既有当时三国间的大环境因素,更有蜀汉内部环境因素,还更有诸葛亮的自身的因素。但起决定作用的毫无疑问,就是诸葛亮自身的因素,概括来言就是诸葛亮身上的“理想光芒”!
诸葛亮毕生的理想,就是要复兴汉室,为此未出茅庐,便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但终极目标却是要一统天下——三分是为了一统!故而诸葛亮随刘备屡败屡战,九死一生,直至刘备白帝城托孤——这本是千古君臣佳话,其实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位“理想主义者”的交接,可惜却被如今的许多人歪曲得不成样子!
那么,歪曲者是否读过《出师表》呢?因为这篇文章,浓缩了诸葛亮一生的精华,闪烁着耀眼的理想光芒,还是读一读吧,让光芒刺破心中的阴霾,驱散一片死黑,让理想重新回归,须知没有理想光芒照引,那么现实就无从谈起,只会是一片死黑!这其实就是为何“命达”的诸葛亮,能写出《出师表》的真正原因!
二、从《出师表》中的18个成语说起
为了更形象的阐述《出师表》中的理想光芒,咱就另辟蹊径,从《出师表》中的18个成语逐次说起。
第一个,危急存亡:这个成语出自《出师表》的开篇,点明了当时蜀汉现实异常严峻,但蜀汉内外,却拥有一大批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究其原因是因受到刘备的感召,为报答刘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从不惧现实的残酷!
第二个、三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这是对刘禅的期待,希望他如刘备一样,不要恐惧和沉迷现实,失去进取之心,要如刘备一样有远大目标,使蜀汉的理想光芒不要熄灭!
第四个、五个,陟罚臧否,作奸犯科:犹如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是为了最终一统天下一样,这第四个和第五个成语,是现实中的手段,即赏罚褒贬分明,对害群之马,要坚决打击!
第六个、七个,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同样是现实中的手段,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因为这些人能增加蜀汉的正能量,跟打击那些害群之马是对应的。
第八个,九个,亲贤远佞,计日而待,前面这个成语是脱胎于“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并举例汉桓帝和汉灵帝失败的例子,让刘禅引以为鉴,只要做到了亲贤远佞,那么汉室复兴的理想就“计日而待”,其实就是对现实手段的总结性概括。
第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苟全性命,不毛之地,庶竭驽钝,斟酌损益、有所兴革:这几个成语都来自于诸葛亮随后的自我回顾,其实里面还有几个成语,比如“三顾茅庐”等,但这个属于刘备创造的。
总之,诸葛亮的这段自我回顾,就是告知刘禅,我诸葛亮就是受到了你老爸刘备身上那股为实现理想而愈挫愈奋,年近半百,依百折不回的劲头,而出山辅佐的!并且从此这也成了我诸葛亮的理想,那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玩金刚菩提几年也没有好效果?此文值得一看
-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朴素的力量|交广夜听 | a8366
- 李白最不愿提及的一首诗,全篇吹捧一位名将,名将却投降了?敌军
- 李白最丢脸的一首诗,全篇将一唐朝名将吹上了天,后名将却投降了
- 晏殊一首蝶恋花,全篇皆是名句,道尽相思之苦,美得令人心醉
- 此文物曾让乾隆下了10道圣旨,堪称大清国宝,到底有多神奇
- 此文物是惊艳世界的国宝,专家心有余悸地表示:差点就成了废品
- 此文物差点成了一堆废品,经过10年修复后,成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
- a8366|《逆天邪神》为何更新慢?在于全书免费,火星引力已无更新动力
- a836|美术生参加校考,到底是选造型还是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