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92|徐陶璋赶考奇遇记(齐鲁状元系列三十五)

何谓地域文化?以笔者愚见,就是某种事物经过人们不断传导放大,进而形成的一种传统或者习惯。比如苏沪杭一带深厚的考试文化,就得益于层出不穷的状元进士们的传导激励之影响。不仅好的东西可以传导,坏的也可以。比如有的地方一些人造假发了大财,政府又打击不力,大家便肯定会群起效仿。因此而弄成个造假之乡什么的另类地域“文化”出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继上篇介绍的王世琛之后,大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乙未科状元,又被江苏苏州人夺得,此人姓徐名陶璋。在明清两代,苏州考生真是太给力了,状元着实拿了不老少。苏州的考试文化底蕴,实在是够深厚。
徐陶璋既不是山东人,也没在山东做过官。但是他与山东的交集,却更有看点。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讲,是齐鲁父老成就了徐陶璋这位大清状元。徐陶璋,不是山东状元,胜似山东状元。
徐陶璋的家庭出身、以及经济社会背景如何,笔者没查到相关记载,不好乱猜。但徐陶璋打小就比较爱学习,特别热衷于书法练习,那是很早就出了名的,这个在苏州一带的地方志中有记载。青少年时期的徐陶璋,就被家乡一带的父老乡亲视为书法达人了。逢年过节,以及遇到红白喜事什么的,四里八乡上门求他写对联、题幛子的人,不在少数。
一手漂亮流利的毛笔字,为徐陶璋日后参加科举考试,直至殿试夺魁,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据有关史料记载,徐陶璋以“书法闻名于世,能大魁天下,亦得力于此”。也就是说,在文章基本水准达到的情况下,酷爱书法的康熙皇帝,最后是根据考生们的书法水平,确定徐陶璋为状元人选的。
字是门面,不仅在古代是这样,就是在电脑时代,也还是这样,特别是对有些名气的人而言。你总归要签签名、题题字什么的吧?如今不要说是官员、明星们了,就是有些专家学者的字,都写得跟狗爬似的,给人一种很没文化、很没品味的感觉,实在是摆不上台面。尤其是有些人,还很没自知之明地动不动就给人家题字,更是贻笑大方。
不只是签名题字,在如今的考试当中,字写得好坏也是比较重要的。笔者以前曾参加过多次自学考试、公务员考试、选拔厅处级干部考试之类的阅卷工作,发现很多考生的字,写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在写作、申论等主观性试题的阅卷当中,哪个考生卷面的字不要说有多么漂亮,即使写得比较工整干净一些,从阅卷老师那里多得到一点儿印象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学生们即使仅仅为了应付考试,也请把自己的字,练得稍稍像样一点儿吧。
在徐陶璋赶考途中,还发生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北上进京途中,徐陶璋因为生病,不但耽搁了一些时间,还花光了所有的盘缠。为了治病,甚至连驮行李的牲口都变卖了。当走到山东郯城一个村子的徐姓家庙门前时,又饿又累的徐陶璋,恍惚中竟出现了回家的幻觉,大喊一声“我可到家了!”便一头晕倒在地,不省人事了。
郯城,属于沂蒙大地,位于苏鲁两省交界之处,素以民风淳朴著称。等徐陶璋醒来之后,守庙人问他姓啥,他说姓徐。守庙人听了,以为他是那座家庙主人老徐家的亲戚,就把他带到了那人家里。对这个素不相识的本家子,那家的主人不但没有拒之门外,反而关怀备至。不仅好吃好喝地招待了一通,还给徐陶璋治好了病,并提供了盘缠和马匹、派了一个仆人专程护送他进京赶考。要不是这样,徐陶璋赶不上考期是肯定的了,哪里还会有状元可拿啊。
在徐陶璋看来,山东不愧为孔孟的故乡、礼仪之邦。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齐鲁父老,值得自己终生铭记。所以,他中了状元回乡省亲的时候,没有先自己回家搞什么庆贺活动,而是来到了郯城徐家,感谢当初这家人的相助之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才会成为一个好官。
细谈之下,徐陶璋发现,救助了自己的恩人,竟然是自己的亲叔叔!原来徐陶璋的父亲,在少年时代因为逃难,带着弟弟一起来到了郯城。后来,哥哥又回到了苏州,而弟弟就留在当地定居了。徐家主人救助的那个本以为是陌路之人的考生,却原来是自己的亲侄子。于是,便有了一出皆大欢喜的好戏。本非刻意而为之的善举,居然为自己找回了一个状元侄子!何谓无巧不成书?请看徐陶璋叔侄。可见,世间一些离奇的人生际遇巧合,并不完全是写家们的凭空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