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观念|北宋董源的《潇湘图》

五代南唐中主时山水画家董源的《潇湘图》卷,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里的一帧佳品。画面右部写有二姝及鼓瑟吹笙者站于岸畔,迎接水面一木舟,舟中坐一着富贵衣帽的人,旁边有侍者持伞,前有一跪禀者。画面左部画一群人正围网打渔。山水以花青运墨,不作奇峰峭壁,皆长山复岭,远树茂林。横式构图,宽与高为三与一之比。水面约占整幅画面的二分之一,山势平缓,给人以一派平静、淡泊的整体感觉;远近明晦变幻无穷,自有一种清幽苍茫、浑厚之气。
 审美观念|北宋董源的《潇湘图》
文章插图
董源《潇湘图》
董源所表现的是南方自然山水。取材对象固然是影响画家作品面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探讨画家作品风格时不可不加以考虑,但是,如若只以描绘对象立论却未免以偏概全。画家审美观念的转变对于他的绘画风格的变化不仅不能忽视,甚至可以视为先导也不为过。像董源前后所画的对象都是南方山水,但他的画风有变,原因恐怕就是上面所说的审美观念的转变。北宋中叶绘画史家郭若虚在评论董源时指出他有两种绘画风格:“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图画见闻志》)一般认为,董源前期作着色山水,学唐李思训笔法,后来多画水墨山水,既取法于王维,又吸收荆浩的墨法加以变化,而自立门户,独创一格,因此他被史家誉为江南画派的创始人。
审美观念|北宋董源的《潇湘图》】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分析董源画法时写道:董画“皆宜远观,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这段话很值得我们玩味与探究。
 审美观念|北宋董源的《潇湘图》
文章插图
董源《潇湘图》局部
我们细审《潇湘图》卷的画法,可以大致获得与沈括相近的印象。大小有差、浓淡不等的墨点写出郁郁葱葱的丛树与青草,画山坡用粗短的线段,如果只就局部的墨点、墨线段看,几乎不辨造形,但综览全画,可以获得一个总的造形印象,艺术形象是如此的完整与和谐。可见,董源作画重整体印象与整体表现,表现了山川的性情,表现了自然赋于画家的情绪感受。难怪北宋画家兼批评家米芾发出一片称赞声,董画“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审美观念|北宋董源的《潇湘图》
文章插图
董源《潇湘图》局部
中国传统山水画法向有解索皴,牛毛皴,折带皴,大、小斧劈皴等许多技法称谓,《潇湘图》卷的用笔特点是多用中锋着墨,笔迹圆浑、敦厚,人称点簇法、披麻皴。诚然,从山水画技法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说,董源画法的独创确乎是一大变化与进步。
包括《潇湘图》卷在内的董源山水画,五代宋初时还很少为人所识,米芾独具慧眼,在《画史》里第一次充分肯定了董源山水画的艺术价值,指出其艺术风格“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毕宏是唐著名的山水画家,杜甫曾题咏毕宏画《双松图》中有句云:“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然而在米芾的眼里,董源画格调之高不仅为唐山水画家所不及,而且在董之后一个多世纪里也没有一幅北宋山水画神品能与之比肩。在宋代之前的神、逸、妙、能四格画评里,神品居首位,我们从此可知董源的画在米芾心目中的地位了。元、明、清以降,夏文彦、董其昌、安岐等艺术批评家无不在米芾所定的格局里加以阐释或引申。
 审美观念|北宋董源的《潇湘图》
文章插图
董源《夏山图》
在这里,特别要提一提明末山水画家兼批评家董其昌,他对董源的画推崇备至。《潇湘图卷》这一画题还是董其昌考订出来的。董其昌在丁酉(1597)年第一次见这幅画时,前隔水上只记董源名,画题已失,不知何图。当他仔细考究了画面,又联系到“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诗句时,顿有所悟,遂定此画即《潇湘图卷》。自此之后,沿用至今。董其昌后来在《画禅室随笔》冲补记道:“余亦尝游潇湘道上,山川奇秀大都如此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