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的翰林,功夫不仅在书房内,也在书房外。有书房内的丰功伟绩,也有书房外的《一柱楼诗》。
什么是南书房呢?
文章插图
01.
顾名思义,南书房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之所。粗略的讲就是一个清雅悠闲,读书养性的地方,同时也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地方。通过在南书房的进修学习,可以提高内在的修养和见闻知识,走出南书房有的从事教书,尚书,大学士,可以在社会为社稷做贡献。另外也不乏有为了一己之私利,官场明着或者暗地里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文章插图
沈德潜(1673-1769年)苏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在他在庶吉士散馆时已经高龄七十岁。
【 朝廷|他古稀之年入直南书房,死后却被卷入《一柱楼诗》案,原因出在这】为什么沈德潜这大高龄,仍然可以在朝为官?
有一天傍晚,乾隆专程到沈德潜的工作地方去巡视,乾隆帝到那里便问:谁是沈德潜?沈德潜见皇上到来,马上向皇帝行了一个君臣礼,回答道:皇上,微臣就是,在下人称“江南老名士”,奉命在此负责编修……
沈德潜七十一岁的时候,又被委派到上书房行走,官职是礼部侍郎。再后来沈德潜因为生病请求朝廷允许病休,告老还乡,朝廷得知其情况后,下令让其保留原官职,继续享受朝廷的俸禄,仍在上书房行走。
文章插图
乾隆帝
乾隆十四年(1749年)朝廷再次请回沈德潜,下令让他校刊《御制诗集》,待著作修完后,寄到京城,朝廷会赐给他人参等,允许其告老还乡。后来沈德潜如愿回家,在家继续著《归愚集》,著作完成面呈皇上,乾隆帝见到著作后,还亲自为著作起序,称“此诗可与王士桢相伯仲”。王士桢是谁?他是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乾隆帝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可见,沈德潜文字功底了得!后来沈德潜又几次进京,其中有一次是沈德潜八十岁的时候进京,皇帝赐额“鹤性松身”,赏赐官服等,并且乾隆帝还下令所有七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被尊称为“九老”,沈德潜成为了九老之首。
02.
后来沈德潜编纂《国朝诗别裁集》,又请乾隆帝做了序。这次乾隆帝发现该诗集的第一篇明朝人钱谦益的诗,此人又在清朝做官,也有钱名世的诗。乾隆帝因谕两条:
一是“谦益其诗自在,听之可也,但选以冠本朝诸人则不可”;二是“钱名世者,皇考所谓名教罪人,更不宜入选”。
但当时乾隆帝并没有和沈德潜过意不去,也没有刻意的说些什么。只是下令内廷翰林重新修改校对该诗集。
后来乾隆帝几次南巡,沈德潜等在常州迎驾,有对沈德潜加太子太傅,并赐其孙维熙举人,沈德潜于九十七岁去世。
文章插图
徐述虁
03.
不久,有人举报徐述虁的《一柱楼集》里面有悖逆的文字,经过调查沈德潜的诗集中有徐述虁所做的诗,很多处都可以找到相关依据,因此,沈德潜被扯进了《一柱楼诗》案中。
《一柱楼诗》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诗集作者徐述虁,江苏东台人,乾隆年间进士,从事教书行业,在乾隆十三年成为了文字狱,出书是《一柱楼诗》。这书在他生前发的不多,影响不广泛,但是在他死后十几年后,他的孙子和学生蔡嘉将此事告到县衙,经过调查,主要的罪名是:
1.居家受徒,“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给学生起名徐首发,但乾隆帝认为有诋毁本朝剃发制度。2.诗中明朝期振翮(he),一举去清都之句,乾隆帝认为有欲“去清复明”之罪。
经过乾隆帝最后定案,决定抄家,掘坟,砍掉徐述虁的脑袋,悬挂在东台县城,并对其子孙处死刑。
- 司马光死后列入奸党,朝廷下令毁著作,《资治通鉴》为何仍在世?
- 108将中有一个朝廷奸细,名字就出卖了他,施耐庵用心良苦!
-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下令,将尼姑按猪肉价卖给老光棍
-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对北宋而言意味着什么,大宋朝廷危在旦夕
- 武松为朝廷打仗,断一条手臂值多少钱多达十万贯!
- 古本水浒传朝廷第一高手,打平卢俊义,为何被小角色活捉
- 鲁智深曾预言梁山好汉结局:朝廷靠不住 招安不济事 大家鸟兽散
- 楚汉|此人是皇帝的小舅子,不仅使朝廷一派正气,而且还是民族英雄
- 梁山好汉下场凄惨,只有这十人被朝廷留了生路,真相令人唏嘘!
- 和尚也能执掌朝政?他就是平安朝的秃头宰相,多次为朝廷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