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很常见,代表着自由隐逸。在屈原的《渔父》中,屈原被放逐,在江边遇到了一位渔父,通过两人的对话,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性格,文中的渔父就是一位隐者的形象。受屈原《渔父》的影响,后来的文人创作中也不乏以渔父为原型的作品,如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还有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的都是对渔父自由生活的向往。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首《鹊桥仙》,也提到了“渔父”,这是陆游晚年罢官回乡时所写的。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当年在华丽的灯光之下,与同僚纵情博弈,骑着骏马驰骋在林间,那些豪迈的生活,如今有谁还记得?终日饮酒度日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我等心存恢复的志士,却隐居江边做渔翁。
八尺扁舟,三扇的乌篷船,在长满蘋草、烟雨迷濛的小洲里独来独往,无拘无束。这镜湖的风月本来就属于闲散之人,哪里用得着你官家赐给我。
这首词写于陆游晚年,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一心恢复祖国河山,却受尽排挤,屡屡遭贬,最后只能隐居故乡,寄情山水。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词的上片回忆往事,“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在华丽的灯光下,与同僚玩游戏,“博”是一种古代的棋戏。之后又骑着骏马在林间驰骋射猎,这样的生活是多么豪迈,让人心向往之。陆游曾有过一段前线军旅生活,那段时间,他亲临战场,与将士一起驰骋疆场,同甘共苦,这是他一生中最接近自己理想的时刻,可惜很快就被召回后方,这段时间也就成了他最宝贵的记忆。
时过境迁,曾经豪壮的生活,都已经消失,现状是“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平平凡凡的酒徒,却能够封侯拜相。这里用了“一半”,指的应该是当年和自己饮酒的人中,有一半已经进爵封侯了,而陆游自己,却罢官回乡,成为江边的一名渔翁。“封侯”和“渔父”,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曾经一起饮酒的人,有的人封侯,有的成为了渔翁,是什么造就了如此巨大的不同?这是其中一个问题。封侯的人有一半,而江边渔父却是“独一人”,对比如此鲜明,可以看出陆游这样渔翁是多么孤独,这里让人想起了屈原的“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在偏安一隅的南宋中,陆游显得很突兀。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片写渔父生活,“轻舟八尺,低篷三扇”,这是江南的乌蓬船,船身狭小,船篷低矮,这样简陋的轻舟,陆游却很喜欢,“占断蘋洲烟雨”,长满苹草的小河里,烟雨迷濛,陆游驾着乌篷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陆游所在的地方是镜湖,那是会稽和山阴的交界处,因为水平如镜而出名,唐朝贺知章回乡时,玄宗曾赐他镜湖一角。陆游这两句貌似带着嘲讽,嘲讽贺知章受皇帝恩赐得以归乡。功名利禄需要皇帝赏赐,隐逸是个人的事,这也需要皇帝赐与吗?陆游真的是在讽刺贺知章吗?我们回顾陆游这一生,从出仕到罢官归隐,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未受恩赐,他嘲讽贺知章,实际是在自嘲,是在嘲笑自己风烛残年,依然没有建立功业,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朝廷的不满。
【 陆游|陆游《鹊桥仙》: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这首词历来评价很高,有人说“占断蘋洲烟雨”这一句,就抵得上张志和全篇《渔歌子》了。
-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老中医》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先祖和陆游韩世忠交好,令人感动
- 陆游和唐婉彼此深爱,却难逃离婚下场,只因陆游是个妈宝男
- 诗词歌赋|朋友给陆游写词,引用了八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典故,连李白也在其中
- 当你陷入低谷时,读读陆游这首诗,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 侠骨柔情 情场懦夫陆游与妻子唐婉相爱却不得已分开,以及用一首词间接害死了她
- 陆游最有气势一首诗,读起来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沸腾,堪称经典
- 爱国诗人陆游一首记梦诗,心中求而不得,全在梦中实现,令人感慨
- 陆游的爱国诗:情感真挚,忧国忧民,传唱千年,读完令人感动不已
- 从科举失败到黑暗官场,浅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为何会一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