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第六期:故城与故事 二条那十年


 故城|第六期:故城与故事 二条那十年
文章插图
从1955年的暮春到1964年的隆冬,我住在北京的东四二条,从六岁到十六岁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都是在那里度过的。虽然已经过去了约一个甲子,但这十年的生活却仍然历历在目。那里的一草一木,那个院落与周边的环境,以及我在那里的生活往事,都像是发生在昨天。
——赵珩 《二条十年(1955-1964)》
 故城|第六期:故城与故事 二条那十年
文章插图
北京东四二条胡同七号院平面图(作者提供)
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二条十年(1955-1964)》是赵珩先生以自己的童年视角,将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胡同、街巷、市场,那些洋溢着烟火气息的商铺、饭馆、戏院,用白描的手法一一展现出来,为读者重新构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东城一带的社会风貌。
书里还原了我们没见过的隆福寺、王府井、东安市场,回味了“翠花楼”的干炸丸子、“吉士林”的清汤小包、“荣华斋”的奶油栗子粉,枚举了无数已经消失的老字号……
 故城|第六期:故城与故事 二条那十年
文章插图
1955年秋,赵珩搬入二条的第一年(作者提供)
虽是一部有着浓郁个人风格的回忆录,写的是一地一城,却折射出那个时代普遍发生的历史变迁。书中提到赵家和很多历史人物有过各种各样的交集,可以说这些老辈亲人是历史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赵珩先生也由于这样的家庭背景与时代氛围,观察、接触到形形色色不同身份的人物。通过书中的记叙,作者记忆中的北京胡同人物群像活灵活现,当时北京文化界部分人物的生活侧面也可见一斑。
 故城|第六期:故城与故事 二条那十年
文章插图
赵珩,生于1948年,北京人。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著有《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老饕漫笔》《旧时风物》等。
访谈亮点
什么是“调胶片法”?
什么是“精致的淘气”?
作者眼中的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什么样?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格局是什么样的?
老北京棚铺是干什么用的?
“醍醐灌顶”的“醍醐”是什么?
作者的阅读启蒙如何开始?
故城|第六期:故城与故事 二条那十年】在和赵先生的交流中,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的文字并没有多好,比较平淡,没有太多的装饰,只是把一个完全真实的自己和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个体记忆的记录对历史细节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就像赵先生在访谈中说的,“每位读者会吸取他所需要的东西,我提了很多书里没提过的人,你对他感兴趣,那我就做了一点点拾遗补缺的工作,仅此而已。”我想这正是这本书受到读者喜爱的原因,那个年代独特的气息,就在这些点滴的描绘中慢慢流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