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从古至今,思乡之情一直在中国文化之中涌现,每到佳节就更是如此。从古代诗人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到近代余光中的《乡愁》,似乎都在说明着一个事实,中国人落叶归根的思想。小时候,浪荡游子“仰天大笑出门去”,后来才会想到,最好的永远就在自己身边,那就是家乡!
文章插图
苏轼曾在自己的大好诗篇之中留下自己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这又何尝不是一个诗人漂泊在外,思及家乡,念及亲人的真实写照呢?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流落在外,始终不忘自己的家乡。可能大家还不知道,有一个在海外漂泊381年的家族,带族谱到中国认祖,直言自己是中国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故事。
这个家族就是韩国广平府田氏,这个家族在海外流落了整整381年。漫长的三百多年来,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始终都在想着自己的家乡是中国。现在的他们虽然还生活在韩国,但是他们依然在坚持着中国的传统风俗以及日常习惯。但是他们是怎么流落在外的呢,这还要从几百年前说起。
文章插图
1610年,韩国广平府田氏的先祖田好谦在我国现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出生。田好谦从小为人就正直豪爽,人为大气,一直以来就有为国家奉献终生的目标。待他年纪稍长后,前往军队参军,希望以自己的堂堂七尺男儿之身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但十分不巧的是,他生不逢时,当时田好谦进入的军队可以说是腐败不堪,将军们每天只知道饮酒作乐,根本无心战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军队也不可能拿出好的战绩,一直是连连失败,不久后,参军的田好谦就被当时的朝鲜军队抓走,成为了一名俘虏。
文章插图
也许是田好谦的赤胆忠心感动了上天,命运没有故意玩弄他。在被朝鲜军队抓走后,他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一身才气,彬彬有礼,在当时的俘虏营里面十分出众。很快,朝鲜军官便看中了这个人才,想要将他纳入自己麾下做事。但是田好谦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毅然拒绝了,他明确地表明,自己是大明朝的人,不愿投效别国。
当时的天下战乱四起,在国家之间的交流更是严重不通,所以田好谦没有办法回到自己的国家,只好暂时留在朝鲜,希望找到机会回到祖国。但是,还没有等到他找到机会,他就被当时敌国任命为二品通政大夫,被迫留在了朝鲜境内。
文章插图
在田好谦当了官之后不久,他便娶了一位妻子,也就开始留在了别国境内,一家人安顿下来。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自己是一名华夏儿女。一旦中国的传统节日,他总会聚集自己所有的后代,一起向中国河北家乡那个方向朝拜,并且一直告诉后人,我们是中国人,家乡在河北。而这也成为了田家的祖训,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
文章插图
田好谦在朝鲜官运通亨,儿孙满堂,幸福而遗憾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他希望能够回到祖国,于是在死后托自己徒儿将自己遗体送回中国,落叶归根。之后田好谦的后人更是来到中国,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当年田家的后代,归入族谱,认祖归宗。虽然他们在别国,但是还是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广平府田氏”五个汉字,谨记自己是一个华夏儿女。清朝末年,中国战乱四起,田家才再次与祖国断了联系。
- 他在梁山屡立奇功却默默无闻 流落海外终成一国之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