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民俗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的传承。比方说,春节要祭灶君、清明节要祭祖、端午节要赛龙舟、包粽子祭屈原。似乎因为这些民俗的存在,才那些看似平常的节日才变得熠熠生辉。
端午节对中国人来说是比较特殊的节日,到了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要包粽子赛龙舟之外,还会在门口挂着艾草和菖蒲。这种风俗似乎已经成为了民间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似乎不挂艾草和菖蒲就不算过节一样。
可很多人只知道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祭奠屈原,却不知道挂艾草和菖蒲又是何用意?其实,在端午节挂艾草这个风俗还要聊到黄巢起义的事情!
文章插图
仕途不顺,起义造反
黄巢元和四五年出生于盐商之家,因为家境殷实,小时候的黄巢不仅精通诗词,还善于骑射。当时,家族对他的期冀很高,都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但无奈,黄巢虽精通诗词歌赋,但却不擅长考试。
到了可以参加科举的年纪,黄巢也曾参加了几次考试。但是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不理想。不仅没有中举,就连进士都没有考到。
之所以考试不理想,其实与黄巢的才华没关系,而是跟当政者的腐败有关系。因此几次失败之后,黄巢便放弃了仕途之路。而在放弃的同时,还他写出了千古名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文章插图
其实从这首诗词之中也能够感受的出来,他对当政者的不满,对科举考试的不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起兵来改变朝廷的现状,改变当政者的腐败。
于是黄巢加入到王仙芝组织的农民起义军的团队中,并且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了王仙芝的认可,成为了王仙芝的得力干将。并且在公元874年,黄巢与王仙芝二人率领起义军在濮阳发起了第一次造反活动。
这次的活动不仅引起了好几万人的关注,还有不少的农民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之中。队伍壮大之后,黄巢组织的起义军不仅攻占了河南,山东等多个区域,还引起了黄河流域人民的大暴动。
文章插图
但起义兵的战士们没有经过军事化的训练,虽然战斗力强,但经验却比不上唐朝的军队。因此起义军的造反时只能勉强与唐朝的队伍抗衡,并且死亡人数也是极为惨重的。
公元877年,黄巢与王仙芝带领队伍在黄梅县与唐朝军队抗衡之时,因为对方战斗力过强,王仙芝战死沙场了。此后黄巢便成为了起义军的唯一领袖。
黄巢当上领袖之后,对军队进行的改革,提升了起义军的战斗素质。之后的战争中,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实力强大到唐朝军队也避之不及。
文章插图
民俗源由,传承至今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黄巢的名声并不好,而不好的缘由其实是来源于朝廷。当时朝廷发现黄巢率领的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已经占领岭南一待时,不由得感觉到害怕。
为了避免农民起义军的实力暴增,朝廷便派人到处散播黄巢起义军的谣言,说黄巢的长相似怪物,极其丑陋。并且他带领的团队,也极为残暴。如果不及时逃往,便会受到极其残忍的杀害。
老百姓们知识面比较浅薄,对朝廷传播的讯息自然是深信不疑的。只要听说黄巢率领的起义军打过来的时候,他们便会带着全家老小赶赴别的地方避难。正巧,恰逢端午之际,黄巢在攻打中原之际,忽闻黄巢的姓名,所有的百姓便踏上了逃亡之路,而黄巢所到的城池便都是空城。
- 沙僧取经路上一直是得过且过, 不愿得罪人, 为何却狠心杀死有背景的他!
- 农村出殡时,家中长子手持瓦盆摔碎,摔瓦盆有什么说法和来历
- 取经路上众仙对孙悟空都很客气,为何妖怪们却很鄙视原因很简单
- 如来送给唐僧一件锦澜袈裟,西行路上,为何唐僧却极少穿?
- 取经路上,唐僧为何从不用九环锡杖?是唐僧无法使用吗?
- 如果孙悟空学的是36变,会有什么后果?菩提:会死在取经路上
- 每次走过福州路上的菜场这栋大楼,我就会想起傅聪
- 取经路上的妖怪,为啥都不敢惹沙僧?你听八戒怎么说
- 唐僧师徒5人,其实在取经路上被佛祖偷偷换掉两人,这两人是谁
- 取经路上,孙悟空为何从未见到同门师兄弟?你看他们死在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