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和鞋子这两样东西基本上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因为鞋子我们每天都能够见到,但是棺材可不常见,那为什么老一辈的人又说宁可试别人的棺材,也不试穿别人的鞋子呢,其实要和古代的一些说法挂上钩。
文章插图
我们要先从鞋来说起,现如今鞋子已经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东西了,不然走在街上总不能光脚走路,但其实在古代的民间鞋子是有非常深刻的寓意的,首先在古代的时候卫生条件并没有这么发达,而鞋子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比较私密的物品了。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姑娘家,脚是不能够给其他人随便看的,即使是穿着草鞋那也是有一块遮羞布,如果那时候有人敢去问姑娘借一双鞋来穿,甚至很有可能会被人当成是流氓告上官府,而就算是问男人借鞋,也要考虑很多东西。比如说当某个人有脚疾的时候,如果借给他自己的鞋子,很容易传染给自己,这在当时是很难治愈的。而且其实在当时大家穿的鞋子,都是自己用杂草编的,有钱人家才穿得起布制成的鞋子,在《三国志》中,蜀国的刘备早年间不就是和母亲卖草鞋为生吗?
文章插图
足以见得草鞋这种东西真的是最为常见的东西了,只要从地里找到一些黄黄的杂草,就能够编成一个相当舒服的草鞋,那么当一个家庭连鞋这样的东西都要借别人穿的时候,说明这家人都是很懒惰的,自然也就没有深交的必要了。所以说其实在古人的眼中,你去借别人的鞋穿,其实就是侵犯了对方的隐私空间,这也是为了告诉我们,即使两个人的关系再好,你们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切莫水满则溢了才好,毕竟做事留一线,日后才能有进有退。那么为什么又说可以去试别人的棺材呢?从棺材这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样东西是有隐晦的意义的,拆开来看就是升官和发财的意思,所以其实棺材这个东西从古至今,就是想要讨一个吉利,当老人去世之后长眠于地下,也要通过棺材来把福气带给子孙后辈。
文章插图
在民间的野史秘闻中曾经记载过一个小故事,就是说在古时候有两个要进京赶考的考生,两人相伴而行,但是在途中却遇到了一户人家为老人出殡,其中的一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晦气的事情,心下已经觉得,这次考试自己肯定是无望中榜了。但是另外一个人却突然想到了这棺材可不就是升官发财吗?认为这就是对于自己将来前途的一种吉祥的预兆,所以心情很好,状态自然也就很好,在考场上发挥了超乎想象的实力,于是最后他就真的升官发财了,而另外一个人只能名落孙山。其实这个故事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棺材这个东西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一辈年轻人认为的,是晦气的东西,其实在古时候它真的是好运的象征。其实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许多老人在还没有生病、身体健康的时候,就会为自己准备好寿衣,这样的做法是有着积福积寿的意义的。
文章插图
而且根据记载,在历史上有很多的考生在进京赶考之前,都会寻找村子里面已经为自己准备好棺材、但是身体非常健康的老人,躺进去帮他们试试棺材,这样可以把升官发财的喜气沾到自己身上,无论从迷信的角度来讲,还是从为考生的心理建设来讲,这都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所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它的意义并不像是大家看上去那么简单,尤其是对很多物品都要带着辩证的角度去看,而且要,跨过时间的纬度,才能够看到他背后真正的意义,对于这样从古时候传下来的文化,我们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更加优秀的部分流传下来让子孙后辈继续吸取教训。参考资料:《增广贤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老祖宗“女人当家,房倒屋塌”,下半句更精华,可惜鲜有人知
- 老祖宗决定人生“成就”的三大本领,都不是读书学来的,你有吗
- 俗语“四十莫管两事,五十莫管两人”,老祖宗的忠告,受用无穷
- 那个六千年前的虞朝,真的只是老祖宗们瞎编?
- 老祖宗常说的“水至清则无鱼”,下半句才精华,教你为人处世之道
- 俗语“喂狗别喂饱”,为什么要这样说?下半句体现老祖宗的智慧
- 农村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有没有道理存在呢
- 老祖宗谈生辰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这句俗语有道理吗
- 为何说“穷不碰三艺,富不亲三人”?老祖宗的这句话,让人很佩服
- 老祖宗为什么定16两为1斤,筷子长7寸6分,大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