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为何最终放弃徐志摩而选择梁思成?

林徽因是个富有理性的人,其实她很早就看清徐志摩,尤其是对徐志摩的“浪漫”过于虚无。林徽因说过,徐志摩所爱的林徽因,只是他心里幻想的“林徽因”,而不是真实的林徽因。
 放弃|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为何最终放弃徐志摩而选择梁思成?
文章插图
其实这应该是大多数女人的选择吧,徐志摩多情且渣,或许他的浪漫很适合谈恋爱。但绝对不适合结婚,这个你看他的婚姻就明白了。而梁思成,典型的理科男,或许少了些许感性,但他踏实啊,他是林徽因最好的归宿。而且作为一代大儒梁启超的儿子,书香门第,大家公子,论身世背景,论才学能力,样样不输徐志摩,林徽因嫁给他有什么不好?说具体点,林徽因是个理智的女人,而理智的女人不会一直活在“浪漫”中,她们更希望平稳过一生。世人皆知徐志摩有着诗人气质,在林徽因的笔下,一派天真风趣,会冒雨在桥上等着看彩虹,会诗兴大发突然访友。这可以说明,徐志摩是一个有趣的人。徐志摩不但风趣,而且特立独行,是中国第一例离婚的人,也是公开娶朋友的妻子的人。当时林长民带着林徽因游历欧洲,最后在伦敦驻足,林徽因在伦敦圣玛丽学院上学。此时,同在伦敦上学的徐志摩拜访林长民,结识林徽因,并在交往中发现林徽因才貌卓绝,于是便心生情愫。不过任何的“刺激”都会让人产生麻木感,无论是不间断的苦难折磨,亦或是诗歌美景的浪漫享受,经受的多了总会失去最初的极致体验,对于林徽因来说,她很快就从浪漫的漩涡中脱出身来,眼前的这位才子真的值得托付一生吗?答案是不能。徐志摩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却多情,为了心中追求的浪漫,竟然不惜抛妻弃子,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会让女性产生安全感,冷静下来的林徽因非常明白这段感情的“终点”,当激情逐渐冷却,爱恋也会随之终结。
 放弃|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为何最终放弃徐志摩而选择梁思成?
文章插图
当年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也来到了伦敦,林徽因如梦初醒,开始避着徐志摩,并把这事告?了父亲林长民。林长民坚决反对女儿和有妇之夫在一起。且林徽因早前已有“暗存”的婚约,对象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林、梁两家是世交,双方家长愿意结亲,所以,林父不容女儿嫁给徐志摩是有原因的。徐志摩魂牵梦绕林徽因之际,竟有丧心病狂的举动,他强逼张幼仪离婚,当时张怀有身孕,这种做法让人感觉他斯文扫地,也确为正人君子所鄙夷与不齿。林家知其事后,更质疑其人品;林徽因回家后,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到了德国柏林,在张幼仪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二人终于离婚了。徐志摩不是一个好丈夫,他能对张幼仪如此,也未必不能对林徽因如此。他不但对自己不负责,对别人也不负责。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为夫妇。梁思成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在美国读书期间,他每日到图书馆苦读。一次林徽因与朋友打赌,一定可以拉梁思成从图书馆出来,一起游玩。但梁思成果断拒绝了林徽因的“无理”要求。这是对自己负责。至于对家庭,更不必言说。梁启超去世后,是梁思成撑起了这个家;在林徽因被肺炎折磨的体力衰弱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是他一直在身边不离不弃,细致入微地照顾。这是对别人负责。
 放弃|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为何最终放弃徐志摩而选择梁思成?
文章插图
梁思成就好像是一座小岛,当林徽因在海面、在天空漂泊很久以后,她更希望的是找到一个“歇脚”的地方。也许梁思成和“前男友”相比有点像块“木头”,可这时候的林徽因也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只会追逐浪漫的女孩,林家和梁家都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双方家乡更是政界响当当的人物,从门户上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大家族的儿女会有天然的门第观念)。而且在梁启超的培养之下,梁思成在青年时代就已经成熟稳重,他虽不是文豪,但他却是真正的君子,广阔的胸襟、璞玉一般的温润气质,作为一只“飞鸟”的“安息之地”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当林徽因“飞出”徐志摩为他营造的浪漫天地以后,她很快就“扑”进了能给她提供一生庇护的“小岛”。梁思成和林徽因有共同的理想爱好,并且可以为此付出一切。一对爱到骨子里的爱人需要什么基础作为支撑?答案是理想,伟大的爱情必然诞生在理想的“沐浴”之中,因为彼此可以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找到无尽的话题,而双方的感情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徐志摩在感情中仿佛一直在演着“独角戏”,他不断的用流露才情,不断的营造浪漫,殊不知这样的感情根本没有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