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

夷陵之战 , 火烧连营700余里 , 这场三国时期蜀吴之间的大战就这样以蜀汉的失败而告终 , 最终刘备逃亡白帝城 , 在遗憾、不甘和自责中驾崩 , 这成为不少蜀汉迷的悲痛 。人们不禁要问 , 这是关乎于蜀汉的国运之战 , 刘备明明知道关系重大 , 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等猛将前往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备发动的这场大战 , 既是关乎于兄弟情义 , 也是因为蜀汉战略 , 于公于私这对于刘备而言都必须一战 。而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 , 不战比战更加适合于国情 , 毕竟蜀吴都是弱国 , 只有联合方能与曹魏相抗 , 特别是自大意失荆州之后 , 张飞、关羽以及之前的黄忠等大将的逝去 , 庞统和法正顶级谋士的故去 , 此时的蜀汉可谓是人才凋零 , 战略之地丧失殆尽 , 而值此之际 , 因为一时意气而去争夺 , 这就是在破坏蜀吴两国之间本就羸弱的盟友根基 , 最终结果只能是曹魏坐看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 , 赢了好说 , 可是一旦输了 , 特别是惨败 , 那蜀汉将会有灭顶之灾 , 而夷陵之战的战败 , 也的确是引起了蜀汉的动荡 , 幸好诸葛亮出手 , 所以说来数去 , 这场战争是弊大于利 , 因此孔明是多次劝阻 , 只不过此时的刘备一意孤行 , 孔明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
刘备所带的人主要有冯刁、张南、傅彤、黄权、吴班 , 根本就不见蜀汉大名鼎鼎的魏延、马超和赵云 。这倒是令人觉得有些奇怪 , 不过笔者要说的是 , 很多人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 所以对正史有些不明所以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魏延声名鹊起是因为参与了夺取益州之战以及汉中之战 , 所以一时之间声势不小 , 而刘备也对魏延予以重用 , 他是汉中太守 , 要镇守这咽喉要地 , 防范曹魏趁机来攻取 , 所以分身乏术 , 也就并未参加夷陵之战 。
江州是蜀汉的战略要地 , 赵云是被刘备予以总督江州军务的职责 , 换言之就是筹集军粮 , 这虽然不是冲锋陷阵 , 但也是极为重要的责任 , 何况最后在刘备败北之际 , 幸好有赵云作为后应 , 方才能被接应退回白帝城 , 可见此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只不过我们看不到勇冠三军的赵子龙在战场上征伐而担任了后勤 , 未免有点惋惜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说说马超 , 此时是在防御魏国 , 而且马超此人并不受刘备的信任 , 再加上马超于一年后去世 , 由此说明马超的身体也并不尽如人意 。
而至于诸葛亮 , 并非是因为其反对而没有带上他 , 主要是因为蜀汉的大后方需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镇守 , 常言道“人尽其才 , 物尽其用” , 孔明是治国之才 , 政治能力很强 , 有他坐镇蜀汉后方 , 可以保证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 , 而且还可以震慑怀有二心的宵小之辈 , 这就等于是西汉的萧何和曹魏的荀彧;再者 , 孔明虽然治军能力强 , 可是其领兵出征决战沙场的能力确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 并非如同演义中所说的十全十美 , 无所不能 , 当然我们不否认 , 孔明的确是奇才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所以我们在前沿阵地上并不见这些蜀汉的盛名大将以及诸葛亮 , 如此情况下刘备还要坚持去伐吴 , 并非其被仇恨而冲昏头脑 , 亦或是其老糊涂 , 而主要的原因 ,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