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揭秘唐朝边塞诗双杰岑参、高适在四川的悲喜两重境遇( 三 )


二、高适:任职蜀地 , 从此“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 前半生一直都很落魄 , 到处求职幕府 , 考试也多次落第 , 虽然豪情万丈的对好友董大(董庭兰 , 著名乐师 , 宰相房琯的门客)宣称“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 但他是一直等到后半生才发迹的诗人 。
经过多次功名无望后 , 高适长年在家乡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待着 , 从开元二十六年到天宝七载 , 长达十年 。就在这期间 , 高适和李白、杜甫结识 , 三位大诗人一起在中州各地游玩 , 后来被形容一起追随李白访仙问道 , 但的确是三位诗人一生中比较轻松惬意的时光 。
之后 , 高适受举荐做了一段时间小官 。天宝十一载(752) , 到河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进入哥舒翰的幕府做掌书记 。这时 , 与他齐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正在西域高仙芝的幕府 , 刚目睹了唐军在怛罗斯的失败 , 安史危机已经在暗中酝酿 。不久 , 年过五旬的高适跟着哥舒翰来到潼关防备 , 可惜被安史大军打败 。高适追随玄宗逃到成都 , 反而成为他一生功名的重大转机 。
高适虽然身在玄宗的身边 , 但他很快看清形势 , 选择投效远在西北的新君肃宗 。之后受命淮南节度使去负责讨伐永王李璘 。他曾经结交的李白 , 正是投身于李璘的大军试图建功立业 。原本李璘也在成都 , 正是得到玄宗亲自任命前往荆州江南招募勤王兵马 , 但李璘出发以后 , 却被肃宗视为不服管束 , 企图自立 。
诗词歌赋|揭秘唐朝边塞诗双杰岑参、高适在四川的悲喜两重境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下级小官 , 摇身一变成了重要节度使大员 , 但他因此经历最为艰难地一段时间:他要在作战中亲手将过去敬重的好友李白擒获 , 他的家乡睢阳正受到最惊心动魄的围城血战 。高适在淮南 , 距离睢阳很近 , 却因为永王李璘而无法救援 。他连连催促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 , 但无动于衷 。等高适随河南节度使张镐一齐赶去睢阳时 , 不仅目睹家乡劫难 , 更经历另一个重要边塞诗好友王昌龄的死 。
王昌龄比高适还大几岁 , 也年届六旬 , 据说他是希望回家乡太原终老 。当时睢阳告急 , 王昌龄既然身为边塞诗人 , 也富有侠义心肠 , 可能在返乡同时前往张镐军中 , 希望和高适再次相见 , 同时为朝廷出点力 。亳州刺史闾丘晓受张镐指令先出兵救援 , 为大军汇合争取时间 。可闾丘晓不但故意迟缓 , 还导致王昌龄在亳州遭到杀害 , 到底为什么原因一直是唐代诗人研究中的一个疑团 。
王昌龄为什么这个时候去亳州 , 是劝谏闾丘晓出兵被杀 , 还是出于文学才华的忌妒遇害长久以来众说纷纭 。不论如何 , 高适在这段时间内心连连受到重大冲击是毫无疑问的 。
淮南任职结束后 , 高适返回四川任相对清闲的彭州刺史和蜀州刺史 。本来从华州到了秦州(华州为陕西华阴县 , 秦州为甘肃天水市)一带的杜甫 , 一方面希望投奔蜀中的远亲 , 一方面知道有高适、严武等旧交在做官 , 能够一起相会 。高适之前经历李白、王昌龄两大诗人朋友的变故 , 对杜甫这一旧交显得异常关切 , 他比杜甫年长八岁 , 通过严武安排住处 , 就是有名的浣花溪草堂 。
上元元年(760)到广德元年的三年间 , 高适一直在蜀州 , 位于今天成都市所属崇州市 , 与杜甫有比较密切的往来 。上元二年 , 高适还随节度使崔子光平定梓州刺史(今绵阳市三台县)段子璋立功 。崔子光立功被皇帝调走 , 就让高适代理剑南节度使 , 王抡也在节度使府上任职 , 经常和杜甫聚会 。杜甫这段时间非常轻松快乐 , 留下好几首他们三人聚会喝酒的诗 , 如《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等 , 杜甫还在期间祝贺高适的六十生辰(广德元年763 , 古人记虚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