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于是,《应物兄》主人公对这首歌曲的最大感受就是“声与意不相谐也。”什么意思?书中解释道:“那歌词本身是忧伤的,但是唱出来的感觉却是欢快的。……以乐声而歌怨词,声与意不相谐也。”《应物兄》然后以理所当然的派头,引用了这首歌曲的歌词,为了便于下一步我们进一步阐述这个歌曲的真正的魅力所在,我们也在这里引用这首歌的歌词:为了寻找爱人的坟墓,天涯海角我都走遍。但我只有伤心地哭泣,我亲爱的你在哪里?
文章插图
丛林中间有一株蔷薇,朝霞般地放光辉,我激动地问那蔷薇,我的爱人可是你?夜莺站在树枝上歌唱,夜莺夜莺我问你,你这唱得动人的小鸟,我期望的可是你?
文章插图
夜莺一面动人地歌唱,一面低下头思量,好像是在温柔地回答,你猜对了正是我。在《应物兄》中出现这首歌词的地方,正是小说主人公来到一个乡镇寻找失踪的为“两弹”事业作出贡献的科学院院士,这一章节提及了省级官员,也是小说里的一个与学界、商界三足鼎立的重要的层次,其实作者在这里别有深意,就是暗示了这些小说里的涉及到的人物,表象与内质上“不相谐也”。那么,现在我们要关心的是,这首名叫《苏丽珂》的歌曲为什么会赢得斯大林的喜欢?实际上,我们细读这首歌的歌词,会发现它代表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的一种共同的取向与法则。
文章插图
人类的文化中,有一种对精神的倡扬,其本质的关键点,集中在“灵与肉”的取舍中,人类更重视用精神的长久来超越“肉体”存在的局限性弊端。可以说,东西方文化,对此是一理的。在《苏丽珂》中,歌唱者寻找他死去的恋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可以说,恋人在肉体上已经在人类的世界里找不到了。
文章插图
但是,在丛林里的蔷薇树上,一只夜莺却寄托了歌唱者的所有的爱恋,这只灵魂的歌唱着的夜莺,成为了恋人的化身。可以看出,在作者的想象世界中,恋人消逝的肉体,已经转化为灵动的夜莺,在枝头活跃地歌唱,焕发出永远不会灭绝的生命的活力。这首歌曲,实际上,它为什么打动人心的潜在原因,就在于,人类的精神永远不会泯灭,永远会在枝头高歌吟唱。
文章插图
而在这种思路转换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是巧妙地把个体的单个生命,与生存在身边的种属的集体特征紧密挂起钩来,用种属的无限生命延续,在折射人类单个生命的永远不曾消失的精神力量。细化一下,《苏丽珂》里提到的“恋人”,是一个单个的生命,是人类中的一个独特的因子,作者幻想着恋人化作了夜莺,而夜莺是一种群属的生物,是生生息息永远不会死亡的,这样,作者就把“具有有限生命”的单个人类,化成了“无限生命延续”的种属,只要夜莺这个群属存在着,那么恋人的生命,就永远不会终结。
文章插图
这种转换,可以在人类思考灵与肉存在关系的过程中比比皆是。比如,我们熟知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这首诗里,“草”的生命是旺盛的,但这里的“草”,是一个群属的植物,而对于个体的“草”来说,它只能是“一岁一枯荣”,单个的“草”其实生命很短暂,俗话说,草木一秋,但是,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花木生长,那是“草”的种属对逝去的那一个“草”的继承与超越,所以在人类看来,大自然里的种属的不断延续,便证明它们的活着是成功的,掩盖了单个个体的生生死死的轮回。
- 新娘出一上联“夜袭娘子关,美人受惊”,下联真是太经典了
- 人间最美是青花
- 时隔这么多年,你知道圆明园是哪位大师设计的吗?
- 水浒传中最美女子是哪位?金庸提到两个男人的名字,答案太妙了
- 为什么一提到复姓就感觉都是风云人物,那么复姓是怎么来的呢
- 农村俗语“穷算命,富烧香”,下半句少有人知,你知道吗
- 她明明爱慕着乔峰,却是虚竹的女人,最后又嫁给了段誉!
- 小说里经常提到的“无根水”究竟指的是什么?
- 春秋战国时出了多少圣人?孙武鲁班鬼谷子均上榜
- 韦小宝误入上书房,沿途没有守卫吗?实际上早就没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