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龙杲/不到潇湘岂有诗

编者按:潇湘原创之家立足湖湘文化,面向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既推介名家,也扶持草根,是一个注重文章质量和人文关怀的文学平台。自创刊五年来,得到了众多作者朋友和读者朋友的支持和厚爱。那么,潇湘原创之家到底有怎样的吸引力呢?且听文友们倾情解读。
不到潇湘岂有诗
作者:龙杲
 潇湘|龙杲/不到潇湘岂有诗
文章插图
应该是前头还有一句,非常抱歉,我老了,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后句“不到潇湘岂有诗”。只记得那时的我喜欢文学,是个狂热的文学青年。几十年前我参加过一场潇湘盛会,一场诗的盛会,一场青春勃发和激情四射的盛会。尽管是自费参加的,尽管除了记住了潇湘二字,其它到今天什么也没记住。
我还记得“郴州幸自绕郴江,为谁流下潇湘去”。那年头的潇湘,我坐火车离开的潇湘。我失恋了,我久久陷在一场永远也不可能开花结果的单相思里的潇湘。我读“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读“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我的一个朋友知道再不能让我这样下去了,邀我南下深圳,希望我找份工作,换个环境,以免一天到晚紧盯着后山的那片茶树林,南国有红豆,南国有棕榈呢。
那个时候的潇湘很诗意,也很失意,但却深植在我的心中。
世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三十多年前,一个叫方绪南的小青年找过我,我们两人躲在我家破败的阁楼上,谈了一个上午的诗,诗谈完了,他走了,我真情真意留他吃了饭再走,他真情真意不吃,他告诉我他是一个老师,特喜欢文学写作,看过我登在报刊杂志上的一些豆腐块,他送我一本书,机缘巧合,书名就叫《潇湘诗选》。
三十多年以后,也就在去年,当年那个教书的小青年又找上门来了。所不同的是小青年已不小了,脸上有了皱纹,头上光秃秃的也不封山育林。他手上有了几门“简子”(本领),一是教书,二是执业律师,三是依然几十年坚持写作。俗话说是“艺多不养身”,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对,教书是高级教师,够吓人吧?执业律师业务也应接不暇,今日县内,明日省外,我开他玩笑说下一步就代理地球人打火星人的官司了。
写作呢?就更是一把好手,作为“潇湘原创”文学公众平台的常客,先是写他的出生地小富塅,写着不过瘾,写长寿镇,为长寿镇代言,写长寿镇的小城镇建设,写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尤其是把长寿镇的地方特产,写到了《岳阳日报》,写得香飘千里,写得紫烨森林里的树开花了,写得汨江清风习习,倦客布衣萧萧。
潇湘|龙杲/不到潇湘岂有诗】你呢,还写吗?方绪南问我。我放下锄头,拍打着身上的泥土。阳光盛大,尘土泛着金属的光泽当空飞舞,如一蓬蓬飞向时光深处的蝴蝶。我说,我们几十年没见面了,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还能再见着,真是前生修来的一种缘份。我们不谈写作,我们谈些别的,比如天气、各自的妻儿老小,行吗?方绪南说,不行,我读一段诸葛亮的《诚子书》与你听吧,“年与日驰,意与日去,逐成枯落,终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啊。是啊,我原先心中的小青年,如今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的炼历,声音已有了一种摄人心魄的磁性,手上功夫,笔底波澜,更是让人欲罢不能,造化弄人,他有了教化我的资本呢。
我村是一个贫困村,根据“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如今穿衣吃饭是不成问题了,之于一个小老百姓,有吃有穿,晚上睡得安稳觉,也是该响应政府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也要有点精神层面的追求以娱晚年。方绪南引导我重操旧业,穿针引线把我的“课余作业”交到“潇湘原创”文学公众号平台,并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写,认真改,不要害羞,丑媳妇总有见公婆的时候。方绪南走了,还是不肯留下来吃饭。不吃龚家洞的薯丝饭也就算了,上次“潇湘原创”文学平台组织外地文友来长寿镇采风,方绪南反让我吃了他的一餐“鄙饭”,真是俗话说的“倒找婆婆四两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