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天堑变通途,飞狐道的前世与今生

小编,就讲到这里吧,如果你们也记得那些镜头,请多多在下方留言,你们还记得吗?导语:如果您觉得小编的文章写得还可以的话,记得右上角点关注哦
 天堑|天堑变通途,飞狐道的前世与今生
文章插图
清代诗人王化南有诗是如此描绘飞狐道的:“层崖如削出,截业莫攀缘。险镇云中地,高擎塞外天。龙门看对峙,仙掌觉孤悬。百二秦关壮,飞狐古已传。”飞狐道又名蜚狐陉,为太行八陉之一,是由晋北通往河北平原的一条重要道路。从大同盆地边缘开始,经浑源,东南跨过恒山山脉,再越过沱河与唐河的分水岭至灵丘,即可东达河北源、蔚县一带,路极峭狭,极为难行,是古人利用山壑的自然形态,凿山架栈的一条险峻通道,两岸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余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曾多次取此道南下,威胁中原政权。
 天堑|天堑变通途,飞狐道的前世与今生
文章插图
飞狐道的开辟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赵武灵王北逐匈奴、林胡等少数民族的时候。到楚汉战争时,历史上著名的说客郦食其曾建议汉高祖刘邦“杜太行之道,距飞狐之口。”而正式成为交通大道,则在东汉以后。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光武帝刘秀“诏(云台二十四将之一的王霸)将驰刑徒六千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蔚县)至平城(大同)三百余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大同)后,又进行了大规模地修筑。公元398年,拓跋珪击败盘踞在中山(定县)的后燕政后,自中山北还平城(大同),发卒万人凿山通道,这就是北魏所称的“莎泉直道”。其实这是对飞狐道的扩建,颇类似现代筑路工程中的“裁弯取直”,以减短行程。这次扩建,大大便利了与中原的交通联系。
 天堑|天堑变通途,飞狐道的前世与今生
文章插图
随拓跋珪北还的有征后燕的“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使伎巧十万余口,共近五十万人络绎于途,可见当时道路的规模。同时,北魏在开发雁北地区的过程中,还““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端径术,标道里”,促进了山西北部交通的发展。到北太和六年(公元482年),又“发州郡五万人治灵丘道。”即在以前飞狐道的基础上有所增益,用以加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因道经灵丘郡,故以灵丘名之。这条道路是北魏帝王巡幸和与中原联系的繁忙通道,孝文帝曾诏曰“灵丘郡…诸州路冲,官私所经,供费非一。”,充分说明了往来的频繁。隋唐以后,此路仍沿用并不断发展。不过,后来的飞狐道已不仅是上述的一条通道,而是连同它别的支路线的泛指,包括它北面的由桑干河谷东出阳原至蔚县一带的道路。
 天堑|天堑变通途,飞狐道的前世与今生
文章插图
如《资治通鉴》载: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李晟引兵出飞狐道,昼夜兼行,至代州”。胡三省在其下注:“飞路,在茂(大茂山,即恒山东部之主峰)之西。今飞狐路在茂之西,自银冶寨北出倒马关,度虏界,却自石门子(灵丘唐河隘门关)、冷水铺入瓶形(平型关)、梅回两寨之间,至代州,今此路已不通。唯北塞西出承天关路可至河东”。可见,飞狐道在唐宋时是跨越太行山北段的几条道路的统称。它由军事需要而兴起,逐步成为商旅大道。
 天堑|天堑变通途,飞狐道的前世与今生
文章插图
特别是随着太行山以东河北平原经济的发展,成为山西北部与河北、北京地区经济联系的纽带,尤其到了明清时期更为突出。蒙古草原的皮货、芦芽山、管芩山的木材等,大都经此进入河北和北京。到近代和建国以后,大同至河北涞源的公路和京原铁路,都选择了飞狐道的路线。著名的平型关(瓶形关)大捷,就发生在古飞狐道上,这些都说明了飞狐道从古到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