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为什么古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较高呢?鲁桓公的一生给了我们答案

相比现代人来说,古人常常更加的爱惜他们的名声,做什么事情都会想一想这样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对自己的名声的影响,因此相对来说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较高。那么为什么古人会对自己的道德有这么高的要求呢?这就不得不说说古代的“春秋笔法”了。
所谓春秋笔法,就是孔子写《春秋》时采用的写作方法,简短明确,而又好恶分明,左丘明写道:
 道德|为什么古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较高呢?鲁桓公的一生给了我们答案
文章插图
“《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孔子在《春秋》里面对正义的人和事一点儿也不吝啬歌颂,对于不正义的人和事则是一点儿也不吝啬地抨击、嘲讽。而这一点,在鲁桓公这个“反面教材”的身上又体现得淋漓尽致。
道德|为什么古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较高呢?鲁桓公的一生给了我们答案】鲁桓公这个人,可以说他的出身就是一个错误,也是一个时代道德败坏的产物。鲁桓公的爸爸给他的哥哥鲁隐公娶了一个宋国的女子,但是鲁桓公的爸爸看到宋国女子非常的漂亮,于是还没有等到鲁隐公来迎接新娘子,就自己占有了她,然后生下了鲁桓公。所以说,鲁桓公的出身就有一定的问题,这也可能是他后面一系列奇怪行为的根源之一。
 道德|为什么古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较高呢?鲁桓公的一生给了我们答案
文章插图
因为鲁隐公比鲁桓公大了很多,所以后面过人就让鲁隐公代掌鲁国,鲁隐公也一直想着把政权还给他的弟弟,不过最后鲁隐公还是被群臣和鲁桓公勾结而杀了,所以历史记载为:
“元年春。王。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
所以在这里史官就通过短短的几个字把鲁桓公的卑劣上位手段给写得清清楚楚了。
然后鲁桓公这个人也还是比较有雄心壮志的,一上台就想着要建功立业,在当时的社会来说,建功立业的最好办法就是组织或者参与其他各国的会盟,鲁桓公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桓公二年,他与齐国、陈国、郑国,以谋求通过战争来获取宋国的土地,于是《谷梁春秋》这样记载道:
 道德|为什么古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较高呢?鲁桓公的一生给了我们答案
文章插图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以者,内为志焉尔,公为志乎成是乱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辞而加之焉。于内之恶,而君子无遗焉尔。”
什么意思呢?就是咱这个桓公,一天没想什么好事,就想着去把宋国搞乱,即“以成宋乱”,咱们这些记载史书的人,对这种昏君是的错误行为是一个都不会落下的,即“于内之恶,而君子无遗焉尔。”
等到桓公与盟国打败了宋国,并且拿出来从宋国抢过来的战利品,《谷梁春秋》又恶狠狠的写到:“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
一句话,鲁桓公在内弑杀自己的哥哥,在外又扰乱宋国,他虽然打了胜仗拿来战利品祭祀祖先,但这是不符合礼制的,也是得不到祖先的承认的。
 道德|为什么古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较高呢?鲁桓公的一生给了我们答案
文章插图
桓公三年的时候,他娶了齐国王室女子作为妻子——这个妻子让他倒霉的人生更加倒霉,而且《春秋》里面的记载也很有意思: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言雚。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出阙门。”
意思就是齐侯送这个女子出嫁违背了礼制,一个男人不合礼制的送一个女人送这么远,是什么意思呢?这其中大家也能想到吧,不过《春秋》还是替鲁桓公有所遮掩,并没有直接记载齐侯和鲁桓公老婆的奸情。
虽然《春秋》尽可能地替鲁桓公遮掩这件丑事,但是遮掩不住了也就不遮掩了。最后鲁桓公就是因为他这个老婆“齐姜”与齐国国君偷情而死,《左氏春秋》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