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毛泽东反其意,是反的什么意呢?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的是“孤独的坚持”,而毛泽东写的《卜算子·咏梅》,则是“奋勇的搏击”。
毛泽东的这首词,在选择意象的时候,最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毛泽东并没有用“香”这个意象,或者用王冕用过的“清气”。毛泽东为什么不用这个意象呢?就是因为毛泽东所提倡的,并不是一种“孤独的坚持”,也不是文人士大夫的那种高洁,那种所谓的不同流合污,那种脱离普通群众的姿态。
不但如此,毛泽东对梅花的鲜艳,还进行了充分的描写。正如前面我们讲过的,古代诗人在写梅花诗的时候,一般会把梅花和雪放在一起。为什么会把梅花和雪放在一起呢?除了雪作为一种背景,除了雪的洁白朴素以外,其实就是要摒弃梅花“艳丽”的颜色。因为只有摒弃了梅花的“物质性”,它的“精神性”才能体现出来。王冕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毛泽东恰恰相反,他用的是一个“俏”字。这个字,就是想要表现梅花有一种活色生香的模样,有一种拥抱生活的模样,有一种千姿百态的模样,有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模样。
除了在意象的选择上,毛泽东非常讲究以外。毛泽东还赋予了梅花别样的姿态。比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句诗,我们感觉毛泽东写的梅花是在拥抱风雪,它就像一只战斗的海燕,在风暴中驰骋搏击。而不仅仅是呆在墙角,或者呆在水边,等待寒风的肆虐。这种积极主动、战天斗地的姿态,在古人的诗歌中是没有的。
除此以外,毛泽东最后还有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在这里写的梅花,不是一个孤独的模样。它是和众花在一起。山花烂漫之时,他并不是孤独地离开,而是把自己完全融入老百姓的千姿百态的生活之中。
由此可见,毛泽东写的梅花,是一种全新的模样。
【 咏梅|古人写了很多咏梅诗词,只有一位现代人,把梅的意象完全翻新】古代诗人写的梅花都没有脱落文人士大夫的那种孤傲之气,独有毛泽东写的梅花,是一个“人民领袖”的模样,它不但能够在飞雪之中,在悬崖之上,为民谋幸福,而且在烂漫山花时,还和人民一起拥抱生活,走向未来。
- 五代的疯子宰相,因小事写了63个字,号称天下第五行书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何没人造假?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能!
- 张三丰的经历很传奇,金庸为何不让他当主角因为写了就会有漏洞
- 古人说“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意为何下句解释的完美无缺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世官制到科举制,看古人对人才选拔的执着
- 古人云“腰缠万贯”,在古代十万贯在当今时代会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