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做人要心里有数,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知己知彼,做到扬长避短;
做事要手上有度,学会适当糊涂,懂得至察无徒,才能和光同尘。
文章插图
做人既要有知人之智,也要有自知之明
公元前307年的秋天,秦军占领韩国宜阳后,周天子的都城,洛阳的门户被迫打开。秦武王亲率精良军队大举进攻洛阳,周天子无力抵抗,只好归降。
而那个早就想问鼎天下的秦武王,一进城就直奔周室太庙,冲着那象征着天下权利归属的九鼎而去。
等他兴冲冲地闯进太庙时,只见九尊硕大的宝鼎,呈一字排列在殿堂之上,他指着其中一尊便问:“这鼎可有人能够举起?”
守鼎人回答:“此鼎重达千斤,从无人可举起!”。
这番话可大大愉悦到秦武王,只听他兴致勃勃道:“无人举过,孤便来一试,让尔等见识一下我大秦的威武”。
话音刚落,他就屏退左右,赤膊上阵。刚开始的时候,鼎的确被举了起来,但秦武王想着自己既然都把鼎给举起来了,何不举着鼎绕着太庙走一圈,让这些人好好儿看看他威武雄壮的样子。
不曾想,意外却发生了:在他举鼎移动的过程中,体力渐渐消散,后力不继之下,重鼎“哐当”砸向地面。
而那摔落的巨鼎,好巧不巧正砸在他的左腿上。等到士兵手忙脚乱地把鼎移开时,秦武王的右腿胫骨,已经被重鼎压碎。而他,也早没了之前的威武,痛得昏死过去,当天晚上,就气绝而亡。
就这样,这位年纪轻轻就联越制楚,平定蜀乱的的君王,因过度高看自己的力气,最终死在重鼎之下,成为秦建国以来死得最憋屈、也最搞笑的一位君王。
而相比天生骄子秦武王,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虽然“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真的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
但他却能在群雄辈出的时代里,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不过是因为他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心里有数!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做一个心里有数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所以,刘邦不像秦武王一样逞英雄:他对自己能力上心里有数,所以从不乱插手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他对别人的能力心里有数,所以选用那些在各方面杰出的英豪,让他们为自己效力,最后才夺得了天下。
文章插图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宋代有个传奇宰相叫吕蒙正,出身贫寒,甚至为了生存,年少的时候还曾做过乞丐。
当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打破坚实的阶级壁垒,成为万人之上的宰相时,他的出身,成了政敌攻击他的把柄。
据《宋史》记录,吕蒙正在以宰相身份入朝的第一天,就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他这么一个当过乞丐的穷小子,根本不配担当这么重要的官职。
这样带有侮辱性的话语,让那些和吕蒙正要好的同事们听到后,无不愤怒地表示要追究到底。
但吕蒙正面对这盆当头泼来的冷水时,心中虽然也颇有介怀,却主动制止朋友们追查此事,他说:“如果知道这个口出恶言的人是谁,那我肯定会终身不能忘记,心里一直惦记这么一个背后说人是非的小人,浪费我的心力精神。这样算下来,不如不知道为好。”
是啊,正如《菜根谭》上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小人情伪,在君子岂不知之,若以大度兼容,则万事兼济。”
做人如果对小事也追究到底的话,很难有朋友,就像如果河水非常清澈的话,很难有大鱼。那些小人虚情假意的作风,聪明人哪会不知情?
但俗话说得好,“欲成大树,不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想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属于自己无限的幸福,就得学会将这些“小苍蝇”扔在身后。
- 做事不明智,生活不如意
- 做人的最高境界:装傻
- 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要认清自己,后半生才能活得明白
- 人生八大忌,千万要牢记!
- 不是教你玩阴的,读懂别人,事半功倍做人要有点心眼和心计
- 大人物出世,往往都会天降异象
- 做人,别虚假,时间会说话
- 曾国藩:做人低调内敛,交友志趣远大,用劳谦廉约束自己
- 朱棣|韦尔逊定理告诉我们,做事要跟上时代需求,这些古人失败就是反证
- 五代十国|人的一生,想要有所成就,需要选好做事的五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