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古装剧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桥段,两个或更多的人凑在一起,朝着某座神龛,说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类的誓言。在完成了磕头等一系列仪式后,结义的人便会成为异姓兄弟或姐妹,从此,便是形同亲属的亲人了。
文章插图
《三国演义》的开篇,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乱世之景。汉统衰落,宦官酿祸,黄巾扰攘。值此之际,四方英雄响应朝廷号召,组建私人武装对抗黄巾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意气相投的豪杰义结金兰,三人在桃园中山盟海誓,自此开始谱写属于蜀汉王朝的传奇。《天龙八部》的高潮部分,亦是萧峰、虚竹、段誉三人与少室山上义结金兰,力挫群雄谱写奇迹。
义结金兰时,众兄弟所盟之誓,虽细节上千差万别,但总体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先祈求皇天后土或某个信仰的神祗,请他们做个见证,今时今日,某某与某某在此地结为兄弟姐妹,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随后,结义的双方或多方歃血为盟。当然,歃血为盟这种事毕竟颇为血腥,且不卫生,所以,除了江湖豪杰之外,普通人只是象征性地喝杯酒罢了。
文章插图
那么,“义结金兰”的起源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古人会将结拜称作“义结金兰”呢?
根据考证,“义结金兰”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
山涛拜访了阮籍、嵇康二人,与他们相谈甚欢,相见恨晚,就像是娘胎里的兄弟一般投缘,所以,便有了“契若金兰”。
文章插图
当然,古人结拜,绝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在结拜之前,双方要事先准备好一份“谱贴”,相互交换,并在结拜现场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来路、籍贯八字,以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名字。之所以要将自己的祖辈全都写在“金兰谱”上,多半是为了将此事告知祖先:从此以后,我二人便是异姓兄弟了,我的祖先便是兄弟的祖先云云。在写好了“金兰谱”后,这才正式进行结拜,双方按照年龄长幼,在牌位或神龛前磕头烧香,并说出结义的誓言。
文章插图
那么,“结义”与“金兰”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易经》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要两个人的目标和志向相同,他们联手的力量就足以斩断金属;同心同德的人说出的观点也是一样的,他们提出的主张就像是充满芬芳的兰花一样,会更容易被其他人接受。
并且,在古人结拜期间,亦要遵守一些规矩。
结义的人数可多可少,但一定要符合奇数,这一规矩的形成显然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不过,古代亦有二人或四人结拜的例子。
结拜的多方男女不限,结拜后要称男方为兄弟,称女方为姐妹。一般来说,结拜通常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结拜的目的也比较复杂。
有些人是因为与旁人志向相和而结拜,亦有同病相怜或同仇敌忾的落难者结拜的例子,此外,还存在因利益而结拜各取所需的情况。
参与结拜者的身份是受到限制的,结拜者互为宗亲、姻亲的情况禁止结拜,有辈分差距的情况同样不得结拜。若参与结拜者的八字不相投,亦不结拜。
文章插图
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结拜者: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刘关张之外,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亦是著名的结拜兄弟。不过,从宋初“杯酒释兵权”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石守信在内的多名赵匡胤的把兄弟遭到了罢免。由此可见,赵匡胤与其他九位兄弟的结拜实难算作“义结金兰”。
- 古人如何绘画出江山地图这个技巧现代人绝对想不到!
- 五魁首、八匹马,划拳吆喝的行酒令是啥意思?专家:现代人不懂
- 古代武举科考开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现代人可能连弓拉不开
- 盗墓界不成文的几条规矩,其中一条受到所有人同意
- 16岁自闭症男孩写宋体字,字体让现代人膜拜,远胜许多现代书法家
- 京城国宴有什么讲究?这个规矩不能破
- 现代人能从王阳明心学中汲取到成功学的知识吗?答案让所有人失望
- 万万没想到,我一个现代人的避暑方式输给了古人
- 为何古人能挥动上百斤武器,现代人却有心无力真相令人反思
- “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啥意思?现代人听了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