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7日,两场等待了5年的少数民族文化盛会,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惊艳上演,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让观众陶醉其中,目眩神迷,流连忘返。
作为湖南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少数民族艺术盛会,湖南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已经成为一个展示我省少数民族文化风采的品牌活动,也是我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
湖南拥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据全省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我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唱响了一曲新时代的“最炫民族风”。
搭建民族团结大舞台,保护传承三湘大地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苗族声乐《尖朵朵》、维吾尔族歌舞《万里共茶香》、土家族舞蹈《纤魂》、白族舞蹈《山茶花儿开》……本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一个个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节目同台竞艳,五年一次的集中亮相精彩纷呈。
“我省始终把举办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作为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抓手。”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向恩明介绍,定期举办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已经写入《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自2001年启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为全面推进民族文艺繁荣发展,省民宗委还积极引导和支持民族地区利用基层丰富的平台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先后支持民族地区举办了张家界国际山歌节、吉首鼓文化节、凤凰苗族银饰节、桑植民歌节、城步“六月六”歌会、通道大戊梁歌会等节庆文化活动,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品牌,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艺生活。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民族文艺精品工程,精心创作的一批少数民族文艺精品力作在全国脱颖而出。由省民族歌舞团创作的大型民族歌舞《五彩湘韵》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高奖项剧目金奖,大型民族舞剧《凤凰》荣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十大最受观众欢迎剧目”奖,城步苗族自治县编排的传统文艺表演项目《苗族吊龙》荣获全国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金奖,隆回县艺术团创作的《魅力花瑶》晋京参加了六十周年国庆期间演出。
“搭建民族团结的大舞台,为保护传承三湘大地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提供了阵地和载体。”向恩明介绍,近年来,我省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民族图书古籍和非遗保护工作,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工作卓有成效。
在非遗保护方面,各市州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有效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步、隆回等县鼓励非遗保护名录项目传承人通过自己的作坊和创建的传习所带徒传艺。江华瑶族自治县拿出10余万元专项资金,重奖18名在传承瑶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随着一系列强有力政策的实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和推介,土家族打溜子、桑植民歌、江永女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有力地提升了我省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了民族大团结。
唱响民族进步主旋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发展
在本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的舞台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舞蹈《快乐苗绣婆》的演出团队,是一群平均年龄55岁的苗家阿婆。杨胜珠是主演之一,来自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十八洞村。杨胜珠介绍,近年来,精准扶贫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热爱生活的阿公阿婆们,也学年轻人追赶潮流,组建了一支文艺队,学会了玩抖音。通过抖音直播,她们的绣品受到网友的喜爱,还在网上出售。绣出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也绣出红红火火的苗家小康生活。《快乐苗绣婆》完美呈现了苗绣阿婆们的幸福新生活。
在这次文艺调演中,像这样展示时代主题的节目还有很多。瑶族舞蹈《甘甘了》通过丰富的舞台表现形式,将炎陵黄桃改良品种、打开销路的故事娓娓道来,以小见大演绎出产业扶贫的动人故事;湘西州土家族器乐《锣乐土家》描绘了土家儿女喜庆丰收,山寨旧貌换新颜的幸福场景;怀化苗族声乐《今日苗乡多韵味》尽情讴歌苗寨新貌……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举办“唱响革命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晚会
-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喷涌勃发
- 2020年“舞动春城”广场舞大赛圆满落幕 8组优秀节目展新时代风采
- 操明花:传承非遗文化 唱响徽州民歌
- “咚咚咚……咚咚咚”一曲大鼓书,敲出脱贫大能量!
- 第640期:妻子听课(闪小说)
- 【2021新时代文艺先锋书画人物】——周曦
- 艺术家领军人物 姚立|光辉历程?新时代| a771
- 《追梦新时代 欢庆中国年》2021新春书画名家邀请展
- 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启湖南工业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