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王立芳:心灵的牧场,成长的圣地——读张继炼先生《牧人》有感

原创作者:王立芳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心灵的牧场,成长的圣地》
——读张继炼先生《牧人》有感
认识张主席已有些年头,最初始于《阿拉善日报》“拒酒记”的连载,关注的缘由是本土作家作品、“接地气”的描写、贯穿始终的“市民情怀”,对作者张继炼也有了很深刻的印象。2014年始,因为业务的原因,我和张主席有了很多面对面的交流和联系,被张老师的敬业、高产、随和、守信所深深感动,始于作品,忠于人品,敬于人格 ,一直追随着张先生的步伐,一个有道德的老师。也在深刻反思作为一个阅读人的职责,一个自诩为文学爱好者多年辍笔的懒散,也在反省无数个懒惰的借口·····,在张先生的激励之下,我逐渐克服惰性,重新动笔,开始试着去写,努力去写,尽力去写····感谢张继炼先生。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对于70后来说,是陌生的,对于生于50年代的父辈来说,也是陌生的。相对于耳熟能详的“闯关东”“走西口”而言的“趟戈壁”概念,也是陌生又陌生的。生于大山深处的我,读张继炼先生创作的国内第一部正面反映“趟戈壁”这一现象的中篇小说《牧人》,读来被阿拉善人的胸怀所浸润,所感染。那是一个充满了温情、包容、有爱的世界,而以第一人称描述的父亲又是如此的鲜活和真实。
一、当你爱上了这大漠,大漠终将厚爱你
“好几条被瀚海人称做沙爬子的小蜥蜴大着胆子大摇大摆地向父亲爬去,竟然爬到了他的身上东张西望······”
“沙爬子、乌鸦、蚂蚁等方面之间····而最终和平共处,平安互利。”直至文中父亲与“斯琴图”的初次见面,一个汉族的小男孩满心欢喜的穿上了蒙古族服装,熟悉着蒙古族的饮食,熟悉着中原礼仪与蒙古族习俗的共通之处·····“斯琴图满心喜欢这个娃子”“肉吃的好、马骑得好、狗爱的好”作家以普普通通牧民游牧生活作为宏观的角度,凸显了“趟戈壁”这个群体、在天灾与人情、感知与融入、施爱与被爱、知恩与感恩得人性交织中,每一个人特有的宽厚、大度包容的人性光辉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传递,作者以一种更为微观的视角,再现了父亲在阿拉善戈壁大漠的生存、成长、融合、热爱、植根、繁衍、传承的人生历程。父亲“生而幸运”,在天灾面前遇到大爱,始于父亲内心的本善与人间的大爱。
二、这个世界懂他,他亦读懂这个世界
作品通过对父亲生命史的回顾,读者能在不同个体命运的变迁中,真切感受到普通的劳动人民,在人世间一次次的岔路和险途中,承受命运的考验并涅槃重生的过程。那种属于生于自然、利于自然、和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根性的品格,从来就没有消失,并呈现其倔强的生命力,在社会的发展变迁中,也孕育着每一个“趟戈壁”人美好生活的种子。
正如作品中所描写的父亲给孩子们讲述如何来到草原、自己和蒙古人的故事,如何变成牧人,牧民、民族团结的故事,面对特大旱灾的恐惧,面对饥荒的恐惧、面对生存的困境,父亲依然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
三、“我生之于善良,世界必以善良吻我”
父亲父母早逝,没吃没喝,又与逃荒的人群失散,一个人漫无目的,一路西行的时候,他幸运的找到了水,让他有力气继续摸索着寻找生存的道路,给他生存希望的是一个骑骆驼的人,“一个小布包,一块硬硬的满是裂纹的馒头、一截子干羊肉······”可以感受到小布包主人对食物的无比珍惜,当时食物的无比珍贵。但生活的艰辛、食物的匮乏并没有泯灭人性中善良的本真。也更加的警醒着每一个人、土地、粮食,生存的环境需要倍加呵护。
后来父亲得到了戈壁大漠很多人的帮助、他没有任何隔阂的融入了戈壁,爱上了这大漠,与大漠戈壁息息相融,植根在大漠,代代繁衍。也在时时传递着真善美的种子。我们感知,这是生命延续的给予,也是善良与善良的传递,更是中华民族美好品质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