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有一句话这样形容李煜:“李煜虽有愧于国,是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但不傀于才,是文学艺术史上一位出色的词人。”
到现代,对李煜这样的评价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然而,我们对于李煜的了解,好像还是停留在他亡国之后的几首千古名篇上,很少会触及到李煜做皇帝时期的创作。
文章插图
原因大概是是那时候的创作题材庸俗,词笔烂艳,不仅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不符合自古以来儒家的思想理念。看人们对晚唐时期《香奁集》的评价就知道了。
然而想要真正了解李煜,他前期那些“花前月下”的创作是绕不开的。李煜虽然经历了亡国,他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李煜即使在亡国之后,他的本心也是不曾发生变化的,依旧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之心。所以说,只有把他的前后创作阶段连在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是完整的李煜。
文章插图
【临其诗境】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李煜前期比较著名的一首词,描写的内容也是比较的香艳,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关于这首《一斛珠》描写的对象后世还存在争议,大部分认为这是在描写歌女,以“嘴巴”为重点,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李煜这是在写夫妻之间蜜里调油的闺房乐趣。不过,历代收录这首词的选集中都有类似“咏美人口”这样的解释,大概率李煜写得还是多才多艺的歌女而非正妻。
李煜的词从头到尾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他从来不避讳俗气的形容和表述,相反,大量的使用口头语和民间俗语,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当时的场景对话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此特点在这首词中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插图
【经典原文】
一斛珠·晓妆初过
五代: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文章插图
【条分缕析】
词所展现的是一个歌女从出场到高潮的部分,以一个惊心动魄的“笑向檀郎唾”收尾,让人回味无穷。
最先是“晓妆初过”,早起,先把最基础的妆容上好,最后的步骤是在唇间点上一抹沉檀色的红膏,让整个人更加的明艳动人,此处的“些儿个”就是很彻底的口语化,特别接地气。
后面开始唱歌,先写还未唱歌的时候,歌女轻启红唇,向人家吐露花蕾一般的舌尖,可爱调皮的同时,又有着非同一般的魅力。而后是樱桃小嘴“破”开,流露一曲婉转清歌。“樱桃破”这三个字,我认为是可与“梨花带雨”相媲美的形容。
文章插图
歌唱完,歌女也就参与到下面的酒会中,这会儿又是另一种情状。“罗袖殷色”“香醪杯深”“绣床斜凭”,处处细节都引人遐想,将我们带回到几百年前的那一场酒宴,欣赏那如惊鸿一般的女子穿梭其中。
最后一句更为传神,嚼碎红茸,向与自己打情骂俏的人唾去。这一句是典型的民间文学手笔,直接大胆,传统的文人写不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句子,而这也是李煜词中的一个特点,真实。
李煜写歌女,不仅写其服饰妆容,将其当作器物一般欣赏,而是写她的心理与个性,将她当成与自己一般无二的,可爱而真实的人。一如李商隐在感情诗中的开拓,这一类人并不同于寻常寻花问柳的浅薄之人,相反,我认为他们是具有真情的人。
李煜自然不用说,从小生长在深宫之中,在被抓亡国之后首先想到“垂泪对宫娥”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绝对真实的,没有丝毫的心机与隐藏。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当然是败笔,但却是一个伟大文学家必备的条件之一。
- 李白晚年又遭流放,却豪情不减,一首浪漫七绝尽显“诗仙”本色
- 小剧场五音戏《小谢与陶望三》,一首从聊斋里幻化出的隽永小诗
- 姜霞:骆驼谣(外一首)
- 李煜病中写下一诗,道尽一生悲凉,仅开篇两句,便催人泪下
- 歌唱家蒋大为在国外坐吃山空,回国捞金一首歌18万,女儿已入外籍
- 冬夜里最动人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读来让漂泊的人感受颇深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千古词人李煜深爱的几个女人,结局到底如何?
- 杨贵妃与梅妃争风吃醋,各作一首诗,李隆基却傻傻没看明白
- 李白晚年写的一首诗,说要泛舟江湖归隐,两年后却自己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