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非常快,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产物,在服饰上也有很大的改变,原本隋唐政权的统治者,都是有着一些胡人血统,再加上之前是漫长的南北朝时期,胡汉迎来了一段融合期,因此文化服饰上出现了一些变化,胡风开始深入到内地。隋唐很多的文化特点,都具备着胡人的风格,传统服饰发生改变,人们的着装习惯也开始出现变化,那么古人常常会带着头巾或者是冠带,这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古代男子也是习惯留长发,冠带就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文章插图
当时男子成年也被称为是加冠,这是由于在成年的时候要进行束发加冠的礼仪,不同阶层的人,头上的装饰是不一样的,在唐代出现了一类特殊的头巾,它被称作幞头。像《长安十二时辰》这样描述唐代生活的剧,里面就有关于幞头的描述。
文章插图
幞头是一种特殊的头巾,它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不过在唐代才真正盛行,当时的男子都喜欢来佩戴幞头,很多女性在穿男装的时候,也会佩戴幞头,这种特殊的冠帽,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早期的幞头就是一块单纯的头巾,直接用布将头发给包裹起来,民间的百姓是经常这么用。
文章插图
随着时代发展,到唐代幞头渐渐发展成型,也开发出了不同的样式,除了民间百姓这么穿戴,像朝中的大臣贵族,甚至皇帝也习惯来佩戴幞头。我们在影视剧里面常常能听到乌纱帽,这也是官员们的象征,所谓的乌纱帽,就是由幞头发展出来的。幞头在制作的时候,主要是用纱罗这样的材料,后来宋代对此进行了一些改良,就成为后来的乌纱帽。不过与之前包头布和后来以幞头为基础改良的冠帽相比,唐代的幞头是非常独特的,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况且由于五代十国的影响,唐代的很多文化就没有继续传承下来,唐人的风格也无法在后世重现,那么唐代幞头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文章插图
首先一个特点就是朝着高冠峨髻的方向发展,唐代幞头出现了不少的高巾、圆巾。因此发展到了后期,幞头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式的帽子,早期的幞头主要是平头样式,可到了高宗,武周朝时期,国内就已经开始流行高巾。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发髻,因为要戴帽子的话,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发型,人们的发髻不断隆起,那么要戴平头样式,自然就无法体现出自己发型特点,因此幞头在设计上,要考虑到人们的发髻形态,佩戴起来一定要体现发髻隆起。《梦溪笔谈》幞头四角连接着特殊的带子,既可以用来当做是装饰,又可以成功固定住自己的发髻,让幞头与发髻结合隆起,体现出自己发型的特点。
文章插图
其次,幞头的材质发生了不少的改变,唐代社会生产力较为发达,国内长期安定,因此服饰的发展非常快,在唐之前,幞头是主要用缯绢制作而成,那么到了唐朝,就主要是以黑色薄质罗、纱。并且还生产出了专门用来制作幞头的纱,材料的改变,对于后世冠帽的影响也非常大。那么除了材料外,在样式上的变化是最多的,唐代幞头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样式,在生产的时候,还会专门制作出一个帽坯架,利用这种架子,在生产幞头的时候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形状。武周时期给大臣们订制的高头巾被称为“武家诸王样”,中宗朝则是改变为“英王踣”,等发展到了玄宗朝,就成为新的“官样圆头巾子”。
文章插图
幞头样式的不同,能从它们的顶部体现出来,像玄宗时期的幞头顶部是两个凸起的圆球,随后一直发展下去,幞头顶部就变得越直越尖。上面也曾提起过,幞头底下是有特殊的带子,既可以用来固定,也可以来当做装饰品,两根带子是垂在脑后,人们在佩戴的时候,飘在后方就非常有特点。后来带子也在不断加长,还有的是专门来打结,带子的样式也变得或圆或阔,并在周边用丝弦或铜丝、铁丝作骨,衬以纸绢。因此这些带子还可以往上翘起来,像帝王们在佩戴幞头的时候,为了体现自己的尊贵,自然就会用这种翘脚式的幞头。皇帝们要是这么佩戴了,那么一般的臣子或者百姓就不能这么佩戴了,这种样式就成为皇家的特例,其他人要随意穿戴,那就有可能会被杀掉。其实早期的幞头,也只有身份尊贵的人才能佩戴。
- 嫁给泰国国王的女人们过得如何?流放海外,剃头出家,住旧房子
- 一月荐书 · 宇宙里有什么不是暂时
- 人们常说“东山再起”,“东山”到底指哪座山?少有人知,涨知识!
- 首现规模“下滑”趋势,人们都不爱学习了?实体书店路要怎么走?
- 人们常说的“三皇五帝”都指谁看看你认识几个
- 字画的收藏文化与价值-艺创网
- 孔府的红长凳:明朝宰相枯坐两时辰结局悲惨,几百年来只有贪官坐
- 玩收藏,这六个态度很重要!
- 慈禧作了1首诗,最后1句家喻户晓,如今人们都会挂在嘴边
- 纪晓芙为何失身之后反而爱上杨逍答案相当现实,人们都瞧不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