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越中书局:重现枫桥三贤( 二 )


陈洪绶(1599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亦能画水墨写意花卉,酣畅淋漓。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当时的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其人物画成就,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当代国际学者推尊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陈洪绶去世后,其画艺画技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图》(含《屈子行吟图》)、《<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中国铜版印刷约发明于晚唐五代时期。宋人岳珂在自刊《九经三传沿革例》中言:“家塾所藏有﹝后﹞晋天福铜版本。”南宋曾用铜版印制过纸币“会子”,上海市博物馆收藏有会子铜版。铜版印刷的制版工艺较为复杂,成本高昂,要制好一块符合印刷要求的印版,制作者必须在熟悉工艺的基础上对每一环节的操作严格把关,否则便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功亏一篑。
较木版印刷而言,铜版工艺水准更高,更易保存,且不易损坏,是印刷线装古籍的绝佳选择。但铜版制作成本高昂,因此目前市面上,只有越中书局使用铜版印刷古藉。越中书局继承“七樟庵”藏书楼重视文化、爱书藏书的精神,不计成本,制作铜版,印刷线装古籍。这些线装古籍,古色古香,装帧精美,内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兼备。书籍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这些采用复古铜版印刷的线装古籍,似乎能带我们回到那个人文荟萃的时代,让我们直接与名家对话——而这正是越中书局坚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