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科举史,笔者发现来自书画界的考生,考试成绩明显要好于来自文学界的。在明代,这个现象更为明显一些。比如岳正、袁师道、吴宽、董其昌等等,都是名重一时的书画大家,科举考试成绩也非常不错。其中吴宽是状元,岳正是探花,董其昌是二甲一名、总排名第四。著名的才子画家唐伯虎(唐寅),是乡试第一(解元)得主,如果不是因为有舞弊嫌疑被取消了科举资格,即便不得状元,拿个好进士名次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明代的著名作家吴承恩、罗贯中,虽然写出了占古代四大名著半壁江山的《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但是都没有取得进士身份。汤显祖虽然费尽周折考取了进士,但是名次很不理想。《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情况跟汤显祖差不多。
本篇所要介绍的这位状元,就是一位以绘画书法著称、并且称得上是超一流的大书画家。
大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状元,系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氏朱之蕃。朱之蕃的祖籍,是山东的茌平县。这可不是笔者为了名人效应,东拉西扯地乱联系。朱之蕃祖籍山东茌平的说法,正规史料是有明确记载的。至于他们家具体何时迁居南京,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记载。
朱之蕃的祖先之所以移居南京,与明代一个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著名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关。史载,他们家的祖辈是“附籍南京锦衣卫”的。也就是说,在朱之蕃的家族中,有做过锦衣卫特务的先辈。
茌平现今归聊城市管辖,已经撤县设区。那一带,有比较悠久的书画文化传统,出过不少书画名家。比如现代大画家李苦禅、孙大石,故里就在离茌平不远的高唐县,地方上还为他们修建了比较气派的纪念馆,保存陈列着他们的不少名作。
朱之蕃打小比较聪明伶俐一些,不但勤奋好学,而且特别爱好绘画,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超常的天赋。朱之蕃的爹娘,在培养孩子问题上,比较开明一些。他们在督促朱之蕃学习的同时,本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很好地尊重保护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此,就使朱之蕃的绘画天赋特长,没有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是不断得以进步提高,最后终于成为一代大家。据业内人士评价,朱之蕃画竹石,颇具苏东坡之神韵。画山水,则有米芾之遗风。他的书法作品,又继承了颜真卿、赵孟頫之衣钵。
当然了,想必朱之蕃的父母也明白,在古代,画画写字只能赚几个钱花花,并不能带来官职权力和地位。要想做官,唯有科举。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捷径好走。因而,他们对孩子的文化学习一点也没有放松。在父母的教育引导下,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一番拼搏奋斗,朱之蕃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状元郎之一。
才子爱佳人,佳人慕才子。才子去赶考,佳人闺中待。才子金榜题名后,抱得美人归,与佳人共度洞房花烛夜,是民间状元故事传说中的常见桥段。关于朱之蕃状元学习赶考的经历,相关史料记载并不多。但在他身上,也有一个老套的才子佳人故事流传。
说是年轻时的朱之蕃,大约是出于勤工俭学之目的,曾在一个姓苏的大地主家中做家教。一来二去的,有才且风度翩翩的青年家庭教师,就被有貌且情窦初开的地主小姐爱慕上了。日子一长,才子佳人间就产生了感情。但是嫌贫爱富兼有眼无珠的苏地主,在知道了女儿的这段情史之后,不但没有成人之美,反而大发雷霆。他怒斥朱老师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并毫不客气地将其轰出了家门。
柔情万种的苏小姐,却不是那种只看钱财物质的势力女。慧眼识珠的她,不忍见心上人就此沦落,便偷偷地资助了自己心爱的老师兼情人一笔私房钱,鼓励他积极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争取出人头地争口气。苏小姐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会痴心不改,不惜为此做出长久的等待。
朱之蕃不负红颜知己的重托,收拾好行李就去了京城。第二年,果然一举成名天下知。怀揣状元学位证书的政府官员朱之蕃,在衣锦还乡之后,便披红戴花、大张旗鼓地前往苏地主家,郑重其事地提出了迎娶苏小姐的请求。这阵式,把当初瞧不上自己的未来老岳父,吓得屁滚尿流。苏地主诚惶诚恐地率领全体家庭成员,在大门口鸡啄米似的叩头作揖,热烈欢迎这位状元佳婿莅临提亲。才子与佳人,便又成就了一段皆大欢喜的佳话。
- 画家专栏 │钟金镖——精品人物画 形神俱佳
- 独眼龙高中状元,乾隆却说独眼岂可登金榜,他答出下联成为探花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郑午昌绘《李白诗意图》
- 「陈锋」|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翰墨争晖 丹青焕彩 兰州市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开展
- 云烟浩莽绘丹青 笔墨立空写奇观 ——记著名书画家王诗皓
- 画家专画“祖传假画”,一幅《三英战吕布》火遍全网,让人捧腹
- 兰州市博物馆联袂高台县博物馆举办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