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辛德勒悖论:最后帮你的通常不是所谓的“好人”,网友:谁信啊?

辛德勒悖论:最后帮你的通常不是所谓的“好人”。
这个道理是冯仑悟出来的,写在了《扛住就是本事》一书中。
冯仑说:“有时候,最终能帮到你,甚至挽救你命运的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 的“好人”。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身上出现激烈冲突,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两种道德、行为的时候,就出现了我说的辛德勒悖论。好人是好人吗?坏人是坏人吗?好人怎么又是坏人?坏人怎么又是好人?”
这个道理,大家也不用钻牛角尖,因为冯仑有条件限定,只有当出现了激烈冲突,完全相反的两种道德、行为的时候,才会出现这辛德勒悖论。
 好人|辛德勒悖论:最后帮你的通常不是所谓的“好人”,网友:谁信啊?
文章插图
而好人的定义有四种解释,第一个就是美人;第二个就是品行端正的人,善良的人;第三个,就是和事佬,老好人;第四个就是健康的人。
当然,在本文当中,这里的好人应该指的是第二种。
那么,有人又会问了,什么是辛德勒悖论?
其实,这里有个故事,是冯仑自己的亲身经历。
几年前,冯仑去了一趟波兰,由于《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广为流传,所以他一直有个想法,要去看一下辛德勒的工厂。
那么,电影里到底演了啥呢?其实,就是德国占领波兰之后,辛德勒掠夺了当地的搪瓷厂。他请了一个犹太人会计来帮忙做账,逼迫犹太人出钱投资,同时又招了很多犹太人来生产脸盆、饭盒之类的东西。
 好人|辛德勒悖论:最后帮你的通常不是所谓的“好人”,网友:谁信啊?
文章插图
这里的条件非常糟糕,这些犹太工人相当于辛德勒的奴隶,每天超负荷地工作,又没有多少工钱。通过低价生产,高价卖出,他挣了好多钱。
德国人滥杀犹太人,杀人手段残酷的令人发指。他们拿走犹太人的金牙、鞋子,把他们的头发剪下来,运回德国制成麻布,作为商品售卖,最后还把他们的骨灰做 成化肥,把人当成原料。
面对德国人的这种残暴的行为使辛德勒的人性突然复苏了。他对犹太人产生了同情,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保护他能保护的犹太人,特别是在他工厂里边工作的犹太人。
后来故事发生了反转,苏联打败了德国,这些犹太人得到了解救,而辛德勒也是德国人,他也被抓了,但犹太人没有忘记他的恩德,联名请愿保住了他的命。而他死后,就埋在了以色列,犹太人经常去祭拜他。
 好人|辛德勒悖论:最后帮你的通常不是所谓的“好人”,网友:谁信啊?
文章插图
辛德勒按照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来说,他不是一个好人,他的私生活不检点,还把老婆抛在异国, 工作上他拿钱搞定人,靠投机倒把赚钱。
而且,吃喝嫖赌他样样都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关键时候却救了很多犹太人,而被犹太人标榜千秋。
不仅如此,辛德勒的工厂现在变成了一个纪念馆,是克拉科夫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存。
冯仑在那个纪念馆里呆了一天,他深有感悟,一个有瑕疵的人,做事没有底线,不择手段敛财,干了很多坏事,但他怎么就突然间觉醒了呢?还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帮助犹太人?
他为什么会转变?于是,冯仑通过这件事想到了一个问题,有些时候,所谓的坏人可能会是最后帮你的人,而所谓的好人,做事循规蹈矩,却在关键的时候,很有可能和稀泥,做老好人,更不会帮你,认为他们胆小怕事,不敢得罪人。
 好人|辛德勒悖论:最后帮你的通常不是所谓的“好人”,网友:谁信啊?
文章插图
冯仑自己其实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他在下海经商的时候,有段时间很落魄,以至于连一张回北京的火车票都买不起。
于是,他就找到一个在机关里工作的干部借钱,这个人是大家公认的好人,他以为这个干部肯定可以借他钱,但是,他不但没有借到钱,还躲着他,因为,那个人认为冯仑是坏人。
走投无路的他遇到了当初一个举报过他的人,两人攀谈了起来,冯仑已经走投无路了,就顺嘴提了一句,没想到这个人却是一口答应了下来,这令冯仑很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