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瑞虹:追寻永不“圆满”的圆|越·聚黄金一代 | 章瑞虹

原创 胖胖鸟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收录于话题#越·聚黄金一代5个
人生、舞台,就像是一个圆。
《梁祝》是我舞台人生的起点,从这里出发,追寻的脚步永远没有终点。
——章瑞虹
“《梁祝》啊?聊得太多了,大家都太熟悉了呀!”与章瑞虹的对话是这样开始的。虽然她一再表示关于《梁祝》的话题受访多次,似乎很难再说出什么新意。但一旦话匣子打开,依旧滔滔不绝。
《梁祝》
 章瑞虹:追寻永不“圆满”的圆|越·聚黄金一代 | 章瑞虹
文章插图
舞台生涯40年,《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章瑞虹的意义无可比拟。梁山伯伴随着她一路走来,与她一同成长,经历人生、舞台的种种甜酸苦辣,也与她一起,追求着破茧成蝶的完美蜕变。
这一次袁范版《梁祝》的演出,让她又回想起了最初邂逅梁山伯的青葱年华。
“因为迷上范老师的梁山伯,我从花旦改学了小生;也因为这出戏,我来到了上海。同样,也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我第一次拍了电视剧。”章瑞虹说,殊不知这一连串的幸运,却同时给她带了一连串不为人知的“后遗症”。
 章瑞虹:追寻永不“圆满”的圆|越·聚黄金一代 | 章瑞虹
文章插图
拍摄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章瑞虹其实并没有学过整本《梁祝》。之前只演过《回十八》《楼台会》的她纯属被“赶鸭子上架”。“拍摄时间很紧张,老师白天拍她和傅老师的版本,晚上教我怎么演,我学完了第二天就正式拍。”
章瑞虹坦言,这样连轴转的节奏下,能把老师的唱腔、表演复制下来已经很不容易,完全顾不上分析人物、体验内心。谁知,电视剧播出后,她饰演的梁山伯青涩、憨厚,又略带稚嫩,与剧中人物出奇合拍,再加上那酷似范瑞娟老师的一招一式、一句一腔,颇有些“歪打正着”,成了许多人几十年难以割舍的“越剧初恋”。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演得最累、最痛苦的一出戏。”
 章瑞虹:追寻永不“圆满”的圆|越·聚黄金一代 | 章瑞虹
文章插图
章瑞虹说,她曾经不止一次地苦恼自己“走不进去”——走不进梁山伯的内心世界。“台下观众看我的表演、演唱都很到位、没有破绽。唯有我自己知道,我只是在‘演’他,我不‘是’他。”章瑞虹分析原因说,“可能一开始,我就是‘囫囵吞枣’般接受梁山伯这个人物。在我还不‘了解’他的时候,已经为他‘代言’。而范老师又留给了我们一个近乎完美‘模板’,令人高山仰止。”
“而我的每次舞台演出,都在试图把那个完美的梁山伯打破了、揉碎了,再一点点重塑起来,将自己的思想、心血、乃至人生经历糅合在人物中,直至难分彼此。”这是一个把老师的经典,变为自己的经典的“蜕变”过程,在一次次演出中,忍耐着脱胎换骨的痛苦、享受着豁然开朗的快乐,更期待着羽化成蝶的一刻。曾有不少朋友问章瑞虹,演了那么多年“梁哥哥”,会不会厌倦?每次,她都斩钉截铁地回答:“从来没有!”因为在她看来,自己塑造的梁山伯还不“完美”。“也许永远没有达到完美的那一天,”章瑞虹说,“每一场演出都会有一些不同,一些改变。”就好像她形容的那个“圆”,每一次都近一点、更近一点,但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梁祝》,对于我、对于越剧而言,将永远是个‘未完成时’。”
 章瑞虹:追寻永不“圆满”的圆|越·聚黄金一代 | 章瑞虹
文章插图
章瑞虹对于艺术的追求也是如此。从囫囵吞枣地模仿、到一点点地体悟;从继承经典的《梁祝》《孔雀东南飞》《李娃传》,到属于自己的代表作《梅龙镇》《青衫红袍》《风雪渔樵记》……她始终“在路上”。
《风雪渔樵记》
 章瑞虹:追寻永不“圆满”的圆|越·聚黄金一代 | 章瑞虹
文章插图